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字化时代,深阅读的意义在哪里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数字化时代,深阅读的意义在哪里

来源:人民日报2025-04-23 10:34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如同电视诞生后电影依旧生机盎然,数字阅读横空出世,纸质图书依然拥趸众多。数字阅读并未终结和取代传统阅读,而是丰富和拓展了阅读的方式,呈现各有所长、互为补充、长期并存的态势。

  阅读的本质是什么?是跨时空的信息、知识、文化的传递。从甲骨到简帛,从纸张到手机,文字的载体不断演化,而文明薪火相传。不管技术如何进步,是读屏还是读书,人类通过阅读传承文明的需求不会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永恒。

  数字化时代,深阅读的意义格外凸显。从三个维度看:

  ——数字化时代,面对海量信息,格外需要思考和洞察。全球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早已超过过去数千年的总和。应对“信息过载”“信息茧房”,我们需要强大而敏锐的思考力、洞察力,避免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里迷失方向、随波逐流。通过阅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智者不断对话,思想的锋刃才会愈发锐利、灵感的火花才能不断迸发。阅读使人智慧。

  ——数字化时代,社会节奏快,格外需要精神的滋养。阅读如水,浸润心田,潜移默化中造就精神世界的厚重与深邃,塑造宁静淡泊、开阔高远的人格。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丰盈。人毕竟不单是靠面包活着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超越物质与功利,涵养健康的心灵、理性的心态和高尚的情操。阅读使人完整。

  ——数字化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国国民阅读情况近年不断提升,但与一些国家相比,阅读量仍然偏低,书香中国建设任重道远。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才能兴旺发达、生机盎然;一个热爱阅读的国家才会人才辈出、活力迸发。阅读使国家强盛。

  既然阅读如此重要,怎样才能让更多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深化全民阅读。如今,亲子阅读成为多数家庭的日常。我国0—8周岁儿童家庭中,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超七成。“图书馆+走廊书吧+班级图书角”等校园阅读设施不断完善,青少年阅读量显著增长。2023年,17岁以下未成年人年人均阅读量达11.39本。全国持有图书馆借阅证的人数超1亿。书香是一种氛围。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会建设渐入佳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优化阅读资源供给。我国年出版图书超50万种,数字平台作品超5900万部,涵盖纸质与数字双重资源,阅读资源极大丰富。10万余家实体书店、3000多家公共图书馆、58万余家农家书屋、17.7万家职工书屋遍布城乡;城市书房、社区书屋、共享书架等新型空间不断涌现,全体人民阅读更便捷。

  ——融合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数字时代,社会节奏快,阅读方式也应因时而变,快慢结合、浅深并用、碎片化与系统化互补。数字阅读让我们紧跟时代、获取资讯,传统阅读让我们沉淀思想、深化理解。无论读屏还是读书,充实内核,提升素养,才能真正收获成长与力量。

  深阅读是个人的乐事,也是民族的大事。阅读使人智慧,阅读使人完整,阅读使国家强盛。充分用好数字化时代的“技术红利”,亿万人的阅读之力,必能壮大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澎湃动能。(张贺)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