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在国内民用机场积极迈向“零碳机场”的绿色发展浪潮中,光伏电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然而,传统光伏组件的眩光问题影响飞行安全,阻碍着机场光伏建设的进程。在2025中国民航技术装备及服务展上,隆基绿能发布的全球首款机场专用Hi-MO X10防眩光组件,为这一行业难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建设 “零碳机场” 已成为全球民航业的共识,而光伏电站凭借清洁、可持续的特性,成为机场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但眩光问题却成为关键瓶颈,国内外都有因光伏组件眩光引发飞行风险的案例。
传统光伏组件眩光问题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2024年4月,山东机场集团菏泽机场就因周围光伏电站眩光风险叫停项目;202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因附近公园光伏电站眩光每天关闭跑道两小时;2019年,德国慕尼黑机场因建筑玻璃幕墙反射光致部分航班复飞,损失超百万欧元;2012年,美国曼彻斯特 - 波士顿地区机场停车场屋顶光伏系统也因眩光问题重新设计,投资方损失巨大。
民航机场使用时限长、占地面积大、能源需求高,是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最佳场所。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林波荣指出,在“双碳”背景下,急需跨学科思路,以低碳和绿色为导向,突破和创新机场和航站楼规划设计运维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范式。若因眩光问题无法安装光伏电站,不仅会增加机场碳排放压力,还会造成机场优质屋顶资源浪费。
隆基绿能中国分布式业务市场部负责人钱鑫宣讲Hi-MO X10防眩光产品
隆基绿能中国分布式业务市场部负责人钱鑫表示,隆基绿能针对此研发的Hi-MO X10防眩光组件,打通了机场安装光伏电站的“最后一公里”。机场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火灾、屋顶积雪等都是机场的潜在“隐患”,隆基Hi-MO X10防眩光组件不但具备卓越的防眩光功能,而且还拥有强大的防起火、防积雪能力。
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朱晓岗作主题演讲
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CPVT)副主任朱晓岗表示,减少光伏组件眩光,实质是降低组件表面反射光的最大亮度值,方法是增加反射光的分散面积,最终通过玻璃结构设计、电池片结构设计等方式有效地降低眩光度。
“常规组件受阴影或积灰遮挡时,易引发‘热斑效应’,严重威胁机场安全。而Hi - MO X10防眩光组件采用防积灰边框设计与类旁路二极管结构,能减少热斑发生,防止局部过热,避免火灾。”钱鑫介绍,在防眩光性能上,Hi - MO X10防眩光组件具有显著优势。它正面无金属栅线,采用亚微米减反膜技术和高透减反玻璃,在保证透光率不下降的同时减少镜面反射,实现防眩光效果。
据悉,该组件已通过新加坡SAC认证的OTM实验室检测,总太阳光反射率仅为0.9%,较常规组件减少69%。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CPVT)测试显示,其GR(眩光值)只有24,远低于机场安防50的要求,最大眩光亮度值降低78%。与TOPCon防眩光双玻组件对比,BC反射率最高可降低50%以上。
同时,Hi-MO X10防眩光组件在不同角度的最大亮度值表现依然大幅领先TOPCon组件,其中汇流条区域的最大亮度值最高降低至1/90,降低了98.89%,正面的最大亮度值最高可降低68.18%。凭借BC技术的天然优势,隆基 Hi-MO X10在反射率控制、最大亮度处理等方面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准。
图为安装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三跑道附近的隆基BC防眩光组件
据介绍,隆基BC防眩光组件已获得行业认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台州路桥机场等国内多家机场均已安装。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光伏电站于2024年11月成功并网,电站一期总容量13.6MW,光伏组件阵列分布在机场一三跑道附近、2#能源中心屋顶和园区车棚。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年均发电量约1500万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减排8352吨,节约电费成本超450万元。台州路桥机场200kW光伏电站也即将并网发电,还有多个机场合作项目正在推进。
据悉,此次大会上,隆基绿能还将联合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CPVT)共同启动《晶体硅光伏组件眩光度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的申报,共同开展防眩光测试方法研究。(张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