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加快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产业化和标准化工作,中国电子学会于4月25日-26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人形机器人百人会会议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无锡站)”活动。
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爱勋,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致辞。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理事长张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丁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作主旨报告。
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致辞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爱勋致辞
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致辞
在多方见证下,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图谱、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无锡市发布“人工智能+”标杆城市政策、人形机器人需求清单,举行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授牌仪式、达成多项项目合作和意向合作签约成果。来自相关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的近200位代表参加活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国电子学会组织机器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120余家单位,编制了《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标准建设进展、体系构建原则、体系结构、框架说明,以及急需标准清单。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理事长张峰作《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构筑高水准创新生态体系》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丁汉作了题为“人形机器人技术前沿趋势”的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作了题为“具身智能连接物理世界—造福人类”的主旨报告
在主旨报告环节,张峰表示,电子学会自2022年起,在部科技司的指导下,率先开展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研究,搭建产业合作平台等多措并举,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应用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丁汉提到,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结合,会赋予机器人新的特征和功能,机器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想象的空间、探索的空间和应用的空间是非常多的,所以会赋予机器人新的特征和功能。
张建伟表示,人形机器人在未来的制造、未来的农业、未来的出行、未来的家务,都会有非常重要的前景。具身智能是未来真正的能够连接物理世界、解决物理世界痛点的重要赛道。
活动现场还围绕“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两大方向开展了热烈讨论。
深度行活动同期,还举办了行业洞察及供需对接会、人形机器人行业标准研讨会。行业洞察及供需对接会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家、供需对接双方等共同参与,分享整个行业趋势、市场动态、技术发展,协助相关企业、高校挖掘行业高价值场景和高技术成果,帮助实质性解决知识产权共享、技术交易等成果转化问题,推动园区帮助企业解决投融资及企业落地事宜,加快应用落地并产生效益。
人形机器人行业标准研讨会主要围绕人形机器人行业标准展开,包括智能化能力分级、训练数据管理规范、训练场构建技术规范、电驱动一体化关节技术要求、灵巧手技术要求,会议采用"标准起草单位主题汇报+行业专家互动研讨"的形式,旨在凝聚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行业标准共识,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规范健康发展。(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