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中科鸿略携近百款开源鸿蒙警用设备亮相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中科鸿略携近百款开源鸿蒙警用设备亮相

来源:光明网2025-05-14 17:36

  2025年5月14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警博会”)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次警博会以“新技术、新装备、新质战斗力”为主题。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中科鸿略携近百款开源鸿蒙警用设备亮相

  作为核心的开源鸿蒙生态软硬件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中科鸿略携近百款开源鸿蒙设备在警博会核心展馆——公安机关装备馆(1号馆)闪耀亮相,不仅充分体现了中科鸿略在开源鸿蒙产品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也意味着中科鸿略的产品在警用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中科鸿略携近百款开源鸿蒙警用设备亮相

  中科鸿略作为国内顶尖的开源鸿蒙发行版厂商,已经为近百个合作伙伴提供开源鸿蒙的方案,在本次警博会中科鸿略更是携手硬件合作伙伴展出了海量的开源鸿蒙警用单品,特别是在警鸿装备展区展出的设备,均已适配警用鸿蒙套件,产品涵盖了包括警务平板、智能终端、执法记录仪、手持智能装备、天通对讲、单兵终端及无人机飞控等警务常态装备。产品线覆盖办公、政务、单兵、对讲、移动执法等多个应用领域,以其过硬的军用品质标准和全链自主的特性吸引了现场一众领导与观众的注目。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中科鸿略携近百款开源鸿蒙警用设备亮相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中科鸿略携近百款开源鸿蒙警用设备亮相

  其中,本次展出的中科鸿略开源鸿蒙全国产化终端与四旋翼无人机搭建的无人机飞控场景方案,操控终端采用国产工业级芯片,从主板到操作系统,全链100%自主可控。方案通过控制终端精确操控无人机飞行,具备“手动飞行、指点飞行、航路规划、自动超落、一键返航 ”等功能,支持北斗高精度定位,搭配的四旋翼无人机最大飞行速度达100km/小时,最长飞行距离3400M,在高速飞行状态下仍可正确计算加速度与重力的变化,飞行稳定,定高精准,可通过自动航线规划,实现自主搜索和营救。TS100的50cm定位精度,厘米级目标识别和目标获取的能力,实现精准定点拍照/录像/测绘/山林巡查等任务,能够广泛应用于军警立体化巡逻与应急响应、城市与能源基础设施无人巡检、山地复杂环境作业等场景。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中科鸿略携近百款开源鸿蒙警用设备亮相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中科鸿略携近百款开源鸿蒙警用设备亮相

  中科鸿略的开源鸿蒙技术基因源于核心团队在操作系统领域二十余年的深厚积累,具备从底层到应用的全栈技术能力。作为国内早期参与鸿蒙生态建设的厂商,中科鸿略始终致力于围绕移动办公、智慧教育、智慧政务等场景,为客户提供从底层芯片移植、操作系统适配、原生应用开发适配、外设终端智能互联等开源鸿蒙全链条解决方案,提供从芯片-硬件-系统-应用-场景的全方位系统性落地服务。

  本次警博会中科鸿略全面展示了基于开源鸿蒙的自主可控技术生态及全国产化终端设备,多方面满足警务办公高效、安全的需求,为警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底座。未来,中科鸿略将继续坚守开源鸿蒙和全国产自主的技术路线,将技术创新与警务实战相融合,打造更多价值产品和方案,竭诚服务新时代公安工作。(衣鸿)

[ 责编:林佳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平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 黄河三角洲生机盎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