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5月22日,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部长谭华霖在会上表示,今年活动将通过 1 个主场活动、6 大板块数千项特色活动,全面展现科技工作者的创新风采与使命担当,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
主场活动聚焦科学家精神 珍贵藏品首次公开
谭华霖介绍,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中国科协将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主场活动,结合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馆一周年,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线,通过“时间胶囊”核心载体串联起“回望・大海星辰”“传承・迎风破浪”“致敬・山河铭记”“未来・逐梦寰宇” 四大篇章。
活动现场将展示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家的珍贵手稿、实验设备等藏品,部分藏品为首次向公众开放,由科学家亲属、弟子讲述藏品背后的奋斗故事。
据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孟令耘介绍,活动还将举行捐赠入藏仪式,并通过网络直播纳入“240 小时网络主题直播”,向全国观众呈现科技工作者“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谱系。
六大板块活动覆盖全国 多维度展现科技力量
纪录片《国家工程师》首播。作为活动亮点之一,6 集大型纪录片《国家工程师》将于5月30日在央视科教频道首播。纪录片聚焦水电、矿业、装备制造等六大领域,讲述“复兴号”高铁总工程师王军、白鹤滩水电站设计者张春生等国家卓越工程师的故事,通过纪实拍摄与技术解析,展现中国工程师群体在重大工程中“爱党报国、精益求精”的精神内核。
科技服务下沉基层。中国科协将组织中国农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等近 20 个全国学会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百场示范活动,涵盖农技培训、健康义诊等领域。同时发布首批6条“科学文化中国行”文旅线路,组建60 支“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助力产业创新。谭华霖表示,这些活动旨在推动科技资源向基层流动,服务“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
科普活动普惠全民。全国各级科普教育基地将开展“科创筑梦”联合行动,推出科普报告、公众开放日等活动。高校星火馆集中展示前沿科技成果,中国科技会堂举办学术论坛,围绕 “科普法” 开展智库研讨。此外,“全国科学家馆校众创展演活动”将在多地科技馆上演,以舞台形式演绎科学家故事,推动科学教育与艺术融合。
240 小时全媒矩阵联动。5月21日至30日,“240H・时代的科学答卷” 网络主题活动将连续推出科学文化溯源、科研一线探访等内容,科普中国说5・30专场直播将聚焦科技工作者创新故事。专题网页汇聚全国 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0余项活动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协同传播。
地方科协与学会特色活动亮点纷呈。山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邹广德在会上介绍,山东省将于5月28日在中国重汽集团举办主场活动,包括“两弹一星”精神宣讲、科学家精神文艺作品展演。
陕西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介绍,陕西省承办全国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组织《永怀之歌》等10部剧目集中展演,同时推出《“陕” 耀光芒》院士专题片,展现本土科技工作者风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战静静介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庆祝中国第一辆重型军用越野车诞生60周年”为主题,开展军卡模型交付、青年方阵受阅等活动,并在多地中小学开展“汽车科普知识大课堂”。
凝聚科技强国共识 激励创新使命担当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向 2035 年建成科技强国迈进的关键节点。”谭华霖指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的节日,更是凝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共识的重要平台。通过多层次活动,旨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以“严谨笃实”的治学态度和“自立自强”的民族担当,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记者 林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