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2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安全可信数据要素交易流通利用”专题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承办。来自全国各地70余家单位的100余位委员及代表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紧密围绕安全可信的数据要素交易流通利用体系架构以及相关技术议题,致力于全面总结和交流在安全可信数据要素交易流通利用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深入探讨该领域的发展重心和技术路径。
上午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抗恶劣环境计算机专委会委员袁晓光主持,下午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抗恶劣环境计算机专委会副秘书长何岩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贤玉致辞,中国计算机学会抗恶劣环境计算机专委会主任刘爱民做总结。
论坛邀请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陆志鹏,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领域首席专家吴志刚,中电科金仓(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宋瑞,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健,围绕数据要素交易流通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路径、自主可控零信任标准下的数据要素流通利用体系、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架构等方面做交流报告。
刘爱民主任在本次论坛上发布了“零信任系列技术标准”。标准体系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指导下,由抗恶劣环境计算机专委会联合多所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单位,共同编制。通过聚焦可落地、可评估、可推广三大方向,初步形成“统一框架、分层支撑、协议驱动”的技术体系,涵盖以下四大规范:《零信任网络隐身协议规范(NHP)》《零信任数据隐身协议规范(DHP)》《零信任体系身份认证与访问管理技术规范》《零信任微隔离技术规范》,为可信数据要素市场构建了信任根基。
论坛设立“优秀论文分享”与“优秀应用案例分享”,邀请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卢建豪、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张艳弟、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季文东、北京中宏立达信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黄锦阳、深圳智慧城市集团深城交数研智算总经理史凯,结合药物、人工智能、零信任安全、原生安全、数据要素流通等跨学科领域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交流研讨环节,多位学者围绕安全可信的数据要素交易流通利用体系架构以及相关技术等议题,结合数据治理、零信任安全、区块链、隐私保护计算、密码学、人工智能、网络与数据安全等跨学科跨问题深入交流研讨。(记者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