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3日,联想AI挚友、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在“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2025”上表示,终端进化成为数字自我的延伸,是AI时代的交互认知。个人超级智能体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了从“命令响应”到“场景感知”的跃迁,更在认知层面引导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设备的关系。
当天的大会以“刹那涌现”为年度主题,既是对AI时代速度与创造力的致敬,也是对场景革命十周年的阶段性回顾与未来展望。活动上,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强势登场,无缝融合人机交互体验的联想moto AI手机带来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终端进化”。 吴声表示,工作、学习和生活高度接入人机交互的场景已经是新常态,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定位是“AI时代人机交互第一入口”。
在“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物联”三浪叠加之后,AI时代的来临,使“入口”这一概念再次被重塑。个人超级智能体具备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与演进三大核心功能,在“沉浸态、伴随态、情绪态”三个交互重构人机协作逻辑,内嵌个人超级智能体的AI终端像神经末梢般感知并延展人的需求、观点与思考,实现人机共生的进化。
吴声认为,个人超级智能体的“沉浸态”在于无感交互与主动服务,用户在与超级智能体的交互过程中感受不到技术的存在,是“刚刚好”的主动服务;“伴随态”则打破不同设备之间的壁垒,实现没有体验断点地跨端互联协同,让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享受到连续、一致的伴随服务;“情绪态”注重在交互过程中融入美学设计和情感关怀,通过与用户建立起情感连接,让AI终端完成从工具伙伴到灵感伙伴的一大步跃迁。
在吴声看来,我们正进入一个以“超级智能体为交互核心”的AI时代,联想面向AI终端布局“一体多端”,“一体”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多端”包括AI PC、AI手机、AI平板和AIoT设备。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以可信计算和加密通信构建端云混合架构,保障数据与模型的全链路安全和用户隐私。
“作为数字个体的感知延伸,内嵌个人超级智能体的AI终端会是每一个人的‘硅基分身’。”吴声说。(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