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索通发展郎光辉:以绿色智造破局 再造“隐形冠军”新引擎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索通发展郎光辉:以绿色智造破局 再造“隐形冠军”新引擎

来源:人民网2025-08-04 13:23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通用人工智能、新能源、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工业生产全流程,为各领域、各产业探索新场景、开辟新赛道、引领新方向提供变革动力。企业是市场主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创新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重要策源地。人民网《对话企业家》栏目推出“向‘新’而行”系列访谈,多角度展现各领域数智创新成果,同步记录企业家在行进中感知新质动能、推动产业变革的思考与实践。

  预焙阳极,一种用于铝电解生产的关键材料。这个消费者不太熟悉的名词,却是与手机外壳、汽车轮毂等各类铝制品息息相关的工业“粮食”。伴随铝工业的发展,我国预焙阳极在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创新元素频现,产业蓬勃兴盛,前景广阔。

  近日,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郎光辉做客人民网《对话企业家》栏目,分享了他对这个隐形产业绿色智造的实践观察。

  传统阳极碳素的生产过程,往往充斥着严重的粉尘、废气和噪音。郎光辉回忆,“过去的生产环境非常差,碳素厂乌烟瘴气人都进不进去,出来脸都是黑的。”在电解铝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减少预焙阳极的消耗,碳排放量就会相应减少。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广泛普及和相关技术进步,“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清洁生产和超低排放,比欧美的排放标准还要低。”

  今年是“两山论”理念提出20周年,“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已深深植根在这位企业家心中。

  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正加快推进。面对行业原料波动大、能耗高等不利状况,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1998年,郎光辉创立索通发展。行业中摸爬滚打近三十年,他带领企业,从三个关键点入手实现破局:

  以技术创新重塑产业生态——随着AI技术兴起,索通发展鼓励全员创新,独创AI神经元配比算法,在保障产品品质稳定性的同时极大降低吨铝阳极消耗,达到成本最优。

  以工艺革新成就绿色智造——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智能化生产线等使人均年产能突破千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完成了“清洁生产、超低排放”的绿色革命。

  以合资联营催生商业模式裂变——采用与客户合资建厂模式,针对下游电解铝企业的生产参数定制研发,提升阳极成品率。该模式复制出9个生产基地,更成为出海核心引擎。

  从“世界工厂”供应全球到“创新实验室”赋能全球,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共识与行动。如何开拓市场,怎样规避风险?企业出海,是生意更是学问。

  “出海是必然选择,但非盲目扩张。”在郎光辉看来,工业化过程完成,生产要素成本的上涨和大环境的变化,各种因素叠加都在倒逼企业必须走出国门。

  他将战略锚定三极:中东依托丰富的石油焦资源及税收优惠,东南亚衔接产业链,非洲瞄准增量市场。

  为应对文化冲突,他坚持亲赴海外考察:“任何新项目我都亲自去,感受当地环境。”出海筹备长达两三年,团队需深度研究本地化员工比例、法律法规等挑战。身先士卒,郎光辉用自己的行动打造企业的“新出海逻辑”。

  站在行业的领军位置,头顶光环,居安思危的警钟确却始终在郎光辉心中长鸣。“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索通?”这种危机感源自对产能过剩的清醒认知。

  秉持“船大更需早调头”的生存哲学,他建立双重防御机制:持续推动“小改小革”的全员创新文化,将工匠智慧转化为降本利器;实施精益管理,在原料占比70%的行业中极致优化成本。

  回望二十余年创业路,郎光辉将索通基因凝练为“爱融信责、求索通达”这八个大字。工学背景的他坚信“真诚是最好的商业语言”。

  “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答应的事一定做到。这是我最看重的。”他说。(曹淼 王仁宏)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年古镇摆起长街宴

  • 台风“麦德姆”在广东湛江登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