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0日-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区举行。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承办的“优促计划主题展——首都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展”以全新面貌亮相,展览规模较去年扩大十倍,集中展示来自34家医疗单位的5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全方位呈现北京市在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的领先实践与系统成效。
本届优促计划展以“优促引擎促转化,科技造福人民健康”为主题,创新采用“临床牵引科技创新—服务产业落地—服务百姓健康”的展示主线,通过走近优促、未来诊室、优促会客厅、四核多点、成果转化科普、荣誉墙六大板块,多元直观地体现卫生健康系统在新职能新任务下在机制建设、项目孵化、生态构建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未来诊室”板块创新采用场景化展示方式,通过搭建未来手术室、未来检验检测、未来药物,未来器械,急诊卒中单元等五大实景模块,模拟真实医疗流程,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科技创新如何重塑诊疗全程。展出的50余个项目中,多项为国际或国内首创,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思哲睿-康多机器人®、积水潭医院的植入式磁力驱动肢体重建系统等,充分彰显北京医疗机构的科研实力与临床转化能力。
“走近优促工作展”板块重点呈现了优促计划作为全国首个卫健系统主导的全程孵化式医学创新转化项目的机制设计与实践成果。展览系统概述了其在“全汇聚、深赋能、通机制、新生态”四个方面的核心工作:通过建立1371余项的转化项目储备库和近万人专家库,实现创新资源全汇聚;通过优促见面会、企业对接会、科转创业营等品牌活动,针对性解决临床科学家在经验、资源、能力等方面的转化瓶颈;以临床需求为牵引,推动7项跨委办局政策互认和8个行业赛事互通,逐步构建创新政策协同体系;依托首都医学科技创新联盟,联动305家单位,构建市企、省市与跨界协同新生态。截至目前,优促计划已推动69个项目转化落地,签约金额达5.55亿元,多项成果实现国产突破与国际领先。
“转化科普区”板块通过沙盘模型、可视化流程与专业讲解,生动梳理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与典型路径,帮助观众理解创新技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
展览还设有“优促会客厅”区域,在这里,参展项目团队进行合作洽谈、媒体访谈和合作签约,同时讲述临床医生研发历程的《我的优促故事》和媒体实时探馆报道在大屏持续播放,进一步增强参展观众和参展项目的参与感和互动热情。
“四核多点”板块紧扣北京市政府最新发布的《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系统地展现了北京如何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创新生态。中关村、经开区、昌平区、大兴区为四大核心区域,依托自身优势协同发力,同时,联动多个特色园区,共同构建产业生态,全方位呈现北京作为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创新高地的定位与发展路径。
“荣誉墙展区”板块集中表彰了在医学科技创新转化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组织机构、优秀工作者、优秀合作伙伴、优促主题展优秀参展单位、优秀参展项目、优促计划赋能项目及潜力项目等。该展区不仅展示了优促计划实施以来的重要成果,也体现了北京市医疗卫生系统在推动科技创新转化方面的集体成就和团队力量,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此次优促计划主题展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首都医学科技创新转化工作进入规模化、系统化、生态化的新阶段。未来,优促计划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与系统赋能,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与资源整合,加强区域协同与跨界融合,推动政策与机制创新突破,打通跨部门政策壁垒,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加速促进项目从“量的积累”向“质的引领”升级,全力实现更多优质医疗科技成果落地。我们坚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优促计划将持续塑造阳光、高效、有组织的医学科技创新转化体系,为“健康中国”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助力首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惠及人民健康。
记者:蔡琳
统筹: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