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仿真算力赋能新能源汽车研发 吉利突破设计与风阻测试难题
首页> 科技频道> 头版头条 > 正文

仿真算力赋能新能源汽车研发 吉利突破设计与风阻测试难题

来源:光明网2025-10-14 15:28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转型,“算力” 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辅助工具,而是跃升为决定车企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近日,吉利汽车研究院工程开发中心智能仿真技术专家马凯博士在采访中,详细拆解了仿真算力如何重塑新能源汽车研发流程,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 “算力赋能” 样本。

  记者:吉利近几年在新能源汽车创新设计方面的布局有哪些?

  马凯:近年来,吉利在电动汽车的创新设计方面进行了全面布局,积极拥抱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动化产品体系。主要包括品牌矩阵全面电动化、自研电池与动力系统、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技术、智能化转型全面加速、研发验证体系的创新等方面。

  在智能化转型方面,吉利做了非常强大的前瞻性布局,打造了拥有23.5EFLOPS综合算力的星睿智算中心2.0和全域AI技术体系。比如说,我们安全的开发,可以通过AI大模型,找到最适合的车身结构优化方案、乘员保护约束系统方案,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

  研发验证体系创新方面,吉利掌握了很多核心技术和能力,为了保证我们汽车的产品质量,吉利提出和创建了行业首个“虚实双循环”验证体系,提高了研发与验证的效率的同时,为产品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新动能,为实现“造每个人的智能精品车”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总之,吉利通过技术自研、品牌矩阵、智能化升级、全球化设计和研发体系升级协同发力,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了从平台到用户体验的全方位创新。未来将继续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推动电动出行的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

  记者:算力对于电动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性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马凯:随着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算力对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越来越重要,它已经从传统汽车的辅助角色,升级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在整车研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市场数据分析等领域,都离不开算力。以我们的整车研发为例,算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品质量:通过构建强大的算力平台,可以在早期的设计阶段,开展更多、更充分的虚拟开发和性能验证,从而来保证我们的产品设计质量,做到造每个人的智能精品车。

  举个例子,相比传统燃油车而言,新能源车增加了电池、电机、电驱系统等,那么我们就需要同步增加一些新的验证场景,比如电池碰撞仿真,整车电池刮底仿真等等,这些都需要更多的算力来支撑。

  二是研发周期:有了澎湃的算力,还可以让我们每一次仿真计算得更快,在保证前面提到的设计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地缩短整车研发周期,这样呢,就可以加速我们新产品的研发,加快我们的新车上市速度,然后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是智能化:当然,这里面又有两方面,一个toB,一个toC。toB是针对研发,有了更多算力,工程师能够使用更智能化的研发工具,从而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创新能力;toC是针对用户,可以根据用户自定义需求,通过算力提供个性化服务。

  可以说,没有强大的算力支撑,就无法实现现代电动智能汽车复杂且高效的研发流程,也无法满足用户更加多样化的用车场景需求。算力是当前汽车高水平研发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记者: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台 如何成为吉利电动汽车的算力基石?

  马凯:如今,算力对于每个汽车企业而言,已经像“电力”一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早在2022年,研究院按照集团的战略部署,面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如今星睿智算中心2.0已经是国内车企规模最大的智算中心。在今年上半年,吉利联合科技生态伙伴,成立了全球唯一的“智能汽车算力联盟”——星睿智算中心2.0。它的算力资源达到了万卡级别,综合算力更是提升到了23.5 EFLOPS。

  智能仿真平台作为星睿智算中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车型研发提供强劲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它在这里的作用,是将汽车研发过程中的“试错”、“创新”等过程,从物理世界转移到数字世界,彻底革新汽车研发模式;我们可以在数字世界中反复充分地验证车辆的各种性能,并弥补物理世界无法验证的部分场景,从而来保证咱们吉利汽车的设计品质。

  另外,我们的智能仿真平台,采用了联想第五代“海神”温水水冷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覆盖近98%的服务器整机系统发热,全设备无风扇静默运行,以更低能耗实现高效算力,赋能绿色数字未来。

  现在,汽车行业的竞争中“算力”竞争已经是核心竞争内容之一了。强大的算力底座,决定了车企的研发速度、创新能力和在未来智能电动赛道上的最终地位。

  记者:算力平台如何在研发环节助力吉利新车设计的?

  马凯: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台在吉利新车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电动智能汽车领域。我们通过这个平台强大的算力底座,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工程研发任务,以及优化产品的各种性能,同时还能加快产品的创新迭代速度。

  具体来讲,为了保证每一款新车的产品质量,我们要在概念设计、工程开发等阶段,开展一系列的性能开发与验证,包括:整车碰撞安全、空气动力学、结构耐久、NVH噪声、EMC电磁兼容、电平衡、能量管理、车辆动力学、光学、多学科集成优化等等。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车辆下线之前,就已经在智能仿真平台上开展了90%的用车场景的仿真验证,这为吉利汽车的高质量、高效率开发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

  举个例子,在智能仿真平台上,我们每一款新车,都要开展全场景虚拟仿真碰撞试验超过12000次、虚拟道路耐久测试超过72万公里,当然还有其他很多虚拟验证,目的就是让每一辆车在研发设计环节就历经更严苛的考验,同时我们也结合实际的场景进行严苛的验证,进而为用户带来更安全舒适、更节能环保、更皮实耐用的智能汽车。

仿真算力赋能新能源汽车研发 吉利突破设计与风阻测试难题

图1 强劲算力赋能数字研发

  记者:智能仿真平台对空气动力学开发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马凯:在汽车工业迈向电动化与智能化的今天,空气动力学性能已成为决定车辆续航里程、操控稳定性、噪声水平乃至外观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风阻系数(Cd值)每降低0.01,对电动汽车而言可能意味着续航里程增加5-8公里。因此,精准高效的风阻计算与设计优化是车企的关键研发能力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台,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超级大脑”角色。

  传统风洞测试虽结果可靠,但成本极高、周期长,且难以在设计初期对大量方案进行筛选。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成了主流手段。然而,CFD仿真,尤其是高精度的风阻仿真,面临巨大的算力挑战:没有强大的算力支撑,一次仿真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完全无法满足现代汽车产品快速的研发节奏。

  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台通过其强大的计算能力、高效的架构和绿色节能的技术,为攻克上述挑战提供了更优解决方案。智能仿真平台搭载了大量高性能CPU和专用高速网络。其并行计算能力可以将一个庞大的CFD仿真任务分解成数千个小型任务,由成千上万个计算核心同时计算,大幅加速了研发进程。智能仿真平台提供的大内存容量和高速I/O能力,使得工程师能够对汽车模型进行极其精细的网格划分(如使用超10亿网格),并采用更复杂的湍流模型(如LES大涡模拟)。这大大提升了仿真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使其无限接近风洞试验结果,甚至能够分析和捕捉瞬态的涡流等复杂物理现象,为设计提供更深层次的指导。

  同时,在智能仿真平台上,我们的空气动力学团队积极探索和应用最前沿AI技术,自研开发了GEELY AI-AERO智慧风阻预测系统。通过智能算法,构建空气动力学风阻AI预测模型,将一轮仿真周期从7天缩短为6h,效率提升28倍,这是我们在智能研发环节最前沿的应用之一。该成果还成功入选了2025年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印证了其示范性和创新性。

  马凯表示,总的来说,在汽车风阻仿真等智能应用领域,以智能仿真平台为代表的先进算力平台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辅助工具,而是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它将CFD从一种“验证工具”转变为一种“实时探索工具”,通过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从根本上重塑汽车气动设计研发的流程,帮助车企更快地研发出能效更高、性能更优的下一代智能汽车。没有强大的算力底座,汽车空气动力学的智能化飞跃将无从谈起。随着汽车行业激烈竞争,汽车企业将面临研发周期更短、智能化程度更深、清洁能源应用加速等趋势,对算力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我们通过算力换质量、算力换时间、算力换智能、算力换体验,进而提升吉利汽车在未来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记者 焦子原)

[ 责编:林佳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农人“种”出乡村振兴新“丰”景

  • 天津至中亚图定班列首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