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10月25日,记者从2025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全体大会上获悉,2025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又称“北京亦庄”)新落地多个亚洲首个、中国首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均落地BioPark,彰显了北京亦庄作为首都医药健康产业核心承载区的强劲集聚效应,更标志着BioPark及周边产业空间加速从“规划蓝图”转化为“投资热土”,为首都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创新高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在重点企业项目中,国际国内多家龙头药企均布局重磅载体:例如,强生计划在BioPark建设亚洲首个科创中心、亚太地区最大医疗器械培训中心、全球心电生理应用及培训中心和强生中国数字创新中心。GE医疗拟建立全球第二大医学装备研发中心、中国首个影像设备创新孵化器。飞利浦则将建设全球第二大全产线的研发中心总部以及中荷-中欧国际学术中心,共建医师培训中心。首药控股创新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落地BioPark,布局24条研发管线,覆盖多发性骨髓瘤、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十余种疾病。中国生物制药还将建立首个前沿科技创新研发中心。
多个创新生态项目同样定位高端、功能明确:医疗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作为全国首批、投资规模最大、唯一聚焦生物医药制造的中试基地,可提供数据、算力、靶点发现、受试者招募、真实世界研究等共性服务能力。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京津冀分中心将重点服务京津冀鲁地区,提供就近审评,深化审评审批改革,提升区域药械企业创新效率。该中心已于9月21日正式揭牌运行。生命健康产教融合基地则通过搭建“一院五中心六平台”架构,联动高校、医院与企业,推动产业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国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则依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临床诊疗为基础、医学研究为中心,以创新转化为导向,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医院,推动转化医学模式创新,加快前沿科研发现、创新药械研发、创新方案落地。
众多高能级项目扎堆北京亦庄,核心引力藏于其“七位一体”产业生态,通过产业、政策、科研、医院、金融、服务等要素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动能。例如在政策方面,今年4月,经开区正式发布2.0版医药健康产业支持政策,聚焦创新药、细胞基因治疗、高端医疗装备、生物材料、脑机接口、未来健康等细分领域,为企业提供全周期精准扶持。在金融支持领域,经开区设立50亿元规模的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专项基金、20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基金、100亿元规模的生物医药并购基金,形成完善的基金生态,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资本动能。此外,BioPark15公里半径内聚集了10家监管机构、16家优质三甲医院及5所高校,构建起全要素聚集优势。
在完善的生态赋能下,国际药企在这里提速发展。以2024年北京亦庄已落地重点项目为例,阿斯利康今年3月签约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亦庄建设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及高标准产业化项目,6月底完成实体注册,10月25日正式启用,全程不足一年,“亦庄速度”凸显。辉瑞依托北京亦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三倍速中国创新”目标已实现过半。
作为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北京亦庄已聚集各类生物医药企业超5000家,构建起从研发、生产、服务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随着此次新项目的落地,北京亦庄的全球创新策源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未来,北京亦庄将紧抓战略机遇,推进BioPark高质量建设,吸引更多龙头企业、研发机构与顶尖科学家聚集,力争到2027年实现医药健康工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坚实支撑。(记者战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