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10月30日-31日,由贵州省先进计算全省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贵州中科天文教育与先进技术研究院主办的“‘星览赋能·智感未来’雷达遥感卫星数据样本及数据资产”专题研讨会在贵阳举行。
来自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北京邮电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聚焦雷达遥感卫星数据的样本特征、资产化路径及行业应用,通过主题报告、案例分享、圆桌讨论等形式,全面梳理雷达遥感卫星数据样本及数据资产化的现状与趋势,吸引了2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据《中国卫星遥感及应用产业发展蓝皮书(2023年)》统计,2023年,我国卫星遥感及应用产业规模达到2450亿元,增幅达6.5%;直接效益达434亿元,同比增长3.6%。卫星遥感数据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房城乡建设、气象、海洋等领域广泛应用,赋能各行业发展,在助力地方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社会民生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场,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当前,卫星遥感数据正面临从传统服务模式向现代化、专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大量中小企业获取空天信息服务门槛高、成本高、效率低、利用率低,大量用户在遥感数据的获取、技术处理、产品加工和信息分析等方面存在许多共性问题,而这些共性需求的解决是实现遥感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基础环节。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管委会副主任蒋隆庆认为,我国卫星遥感产业仍有极大发展潜力,需要不断创新、满足新兴应用领域需求,更好地实现商业化、产业化应用,共同打造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
卫星遥感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凭借其高效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研讨会的举办对于推动空天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助力贵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肖春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