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2日,《张朝阳的物理课》四周年特别直播如约而至。张朝阳以“以矢量微积分的精神表达微分几何”为主题,通过满屏手写公式,带领观众在数学符号与物理图景的交织中,揭开时空弯曲的底层密码。
张朝阳表示,经过这四年边讲边学、边学边讲,理论物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他向在场的青年学子建议,“在人生任何阶段都可以学习,而且不要被动学习,要主动学习,可以通过碎片化读书进行思考和提出问题。”
俗话说“数理不分家”,物理学是数学灵感的丰富源泉。作为理解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数学工具,微分几何正是本次《张朝阳的物理课》四周年直播的主题。
微分几何的传统课程一般从抽象的流形开始讲起,所引入的克氏符、协变导数等概念都略显生硬,难以让初学者接受。直播中,张朝阳“另辟蹊径”,从广为熟知的矢量微积分出发,通过平直时空的矢量导数来研究子流形中的几何,从而将抽象的微分几何概念形象表达出来。
在物理学家们看来,数学并非一门高深抽象的学问,相反地,它是我们认识物理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具。张朝阳建议,要学好微积分、线性代数等与物理息息相关的数学,“物理系统经常就是要求导,要做积分,所以掌握几门数学是比较有用的。”
从2021年11月5日“破天荒的第一堂物理课”开始,《张朝阳的物理课》已播出265期。课程既推导爱因斯坦最著名的方程E=mc²、宇宙的涟漪“引力波”等经典议题,也触达了量子场论的未解之谜、超弦理论和高维时空等物理前沿,更通过解构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火箭升空等工程领域背后的物理原理,让科学突破圈层壁垒。
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推出同名科普书,将视频知识延伸至纸质载体。其间,他还走进清华大学等高校,与学子一起研算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去年以来,张朝阳先后与诺奖得主戴维·格罗斯、物理学家徐一鸿、库姆伦·瓦法、汤大卫等国际顶尖科学家进行对话,《张朝阳的物理课》频频登上热搜,让深奥的物理理论回归生活,也让普通的大众认识到张朝阳所说的“万物皆物理,处处是物理”。(战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