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11月6日至7日,作为2025“智汇海淀”人才主题周重要活动之一,“星耀计划”校企实训活动在中关村壹号举办。
本期校企实训是在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才工作局、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白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实创亿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承办。
据悉,本期校企实训联动北大、国科大、北航、北理、北科等近30所高校,162人经过初筛后,遴选出40人参加实训,最终24人现场获得企业录用意向书。
“星耀计划”校企实训是在海淀区人才局、海淀区人力社保局的指导下,由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北京市目前唯一的商业航天卫星产业集群—中关村壹号联合园内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共同搭建的实践教学平台。校企实训通过定制化实训课程和实践活动,帮助参训学生近距离接触产业前沿,深入了解企业产品研发工作,在助力高校学生择业就业的同时,切实服务企业招聘和储备人才。
据了解,本期校企实训共开设两个方向的课程和活动。AI智能决策专场,携手国防智能化领域优秀企业白杨智能,将军用智能发展脉络与实战场景相结合。学员们通过“空战智能体算法挑战赛”,亲手完成智能体设计与参数调试,深度理解AI算法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逻辑,并形成完整解决方案。
卫星制造专场,携手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微纳星空,邀请行业专家解读卫星系统设计与遥感数据应用,开放微纳星空先进装备实验室,让学员们近距离接触卫星制造的全部流程,感受把图纸变成星辰的科创魅力。
结业典礼上,海淀区人才工作局副局长马英寒在致辞中表示,人才是海淀创新的源头活水,海淀区始终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积极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栖息地。“星耀计划”校企实训既服务企业精准引才、提升效率,也帮助同学们深入企业、深度参与,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为贯通“产学研就”链条、促进人才培育和企业发展建立起有效且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结业典礼上,学员代表进行了学习成果分享。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姚小媛和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刘旭阳,分别介绍了本次“空战智能体挑战赛”中团队合作、比赛思路及成果情况。姚小媛表示,通过此次活动结识了来自北大、人大等诸多高校的优秀伙伴,在短短2天的实训项目中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刘旭阳表示,此次“星耀计划”校企实训的模式十分新颖,虽然时间紧凑,但也深度参与并全程体验企业真实项目的完整闭环,收获了校园场景难以触及的实战经验。
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范星言同学表示,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卫星光学子系统相关专业知识,而通过“星耀计划”校企实训,他得以首次全面、系统地接触卫星总体领域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不仅有效厘清了过往学习中的诸多困惑,更实现了专业认知的拓展与深化,受益匪浅。(记者焦子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