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11月7日,以“科技赋能造好房子 产业升级促新发展”为主题的好房子科技展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开展。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的北京市桦皮厂胡同8号楼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样板参展,该项目已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好房子” 建设经验做法(第一批)》,集中展现了模块化集成建筑(MiC)技术在城市更新领域的最新突破。
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桦皮厂胡同8号楼,曾是北京老旧住宅的典型代表:墙体沙化、管线老化、隔音隔热性能严重不足。面对这些城市更新中的普遍难题,中建海龙以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项目采用55个工厂预制的建筑模块,仅用3个月便完成原拆原建,创造了“快速、绿色、无扰”的城市更新模式。

模块化建造绝非简单的施工方式改变,而是从根本上升级了建筑品质与居住体验。项目将原有砖混结构升级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增强安全性的同时,有效扩大了套内使用面积,让老城区居民享受到更为宽敞的居住空间。独创的“三明治”结构通过在楼板间设置2厘米隔声空腔,使房屋隔声性能较住宅新规改善5至7分贝,相当于提升降噪功能67%至80%,有效解决老旧小区隔音痛点。卫生间一体化浇筑杜绝渗漏隐患、窗框反打技术使窗框与墙体一次成型,显著提升气密性与防水性能。工厂化生产使房屋气密性达到最高级8级,有效防止热量流失,全面优化房屋性能。
继桦皮厂胡同8号楼项目后,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一区28号楼也于近日启动模块化“原拆原建”,MiC技术已实现从城市更新、公共建筑到民生住房的多类型覆盖:全国首个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深圳华章新筑、创下医疗建筑最快建造纪录的模块化医院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示范工程深圳福田区安居景馨苑项目、全国标准化程度最高的模块化项目深圳福城南二标段产业宿舍项目、全国规模最大的模块化建造城市更新项目上海徐汇区田林路城市更新项目等标杆项目相继落地,反映出MiC技术从试点验证迈向成熟推广的趋势。
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琼介绍,中建海龙根据用户反馈的203个居住痛点,自主研发海龙模块化科技“好房子”技术体系,系统解决不霉、不堵、不漏、不吵、不裂、不臭等问题,强化防电、防火、防灾、防盗、防撞、防摔等安全保障。这一体系贯穿项目始终:加装电梯、配置适老化设施实现全龄友好;引入太阳能集热与智能家居系统提升功能与舒适度;户型优化实现动静分区与户内公区延伸,全面回应“好不好”的居住需求。
模块化集成建造本质上是绿色建造方式。工厂化生产优先选用环保材料,使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和游离甲醛在工厂提前挥发50%以上。每户配备太阳能集热板与阳台热水器等节能设施,兼顾绿色低碳与经济效益。王琼认为,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体现出“三省三要”的用户价值:“省心、省地、省钱是建设优势,要健康、要实用、要关怀则是用户的核心诉求,MiC技术正在这两方面建立新标准。”
据了解,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模块集成建筑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牵头单位,中建海龙自主研发的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已应用于全国101个标杆项目,累计建成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战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