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石化齐鲁石化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焦化液化气脱硫醇装置开工建设
首页> 能源频道> 能源要闻 > 正文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焦化液化气脱硫醇装置开工建设

来源:光明网2025-09-30 11:26

  9月29日,中国石化齐鲁石化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焦化液化气脱硫醇装置开工仪式在胜利炼油厂举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齐鲁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李刚宣布装置正式开工建设。

  焦化液化气脱硫醇装置的开工建设,是鲁油鲁炼项目从“蓝图规划”迈向“实景建设”的关键标志性节点,更是齐鲁石化公司在转型升级征程中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它标志着鲁油鲁炼项目这个重大工程,正式从前期紧张的筹备阶段,转入了实质性的建设阶段。

  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是山东省与中国石化深化战略合作的重大成果。作为山东省石化产业规划布局的“先手棋”,项目规划建设常减压、高端碳材料、乙烯及下游配套装置等一系列先进设施,不仅是优化石化产业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更是中国石化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信心的实际行动。

  此次开工建设的焦化液化气脱硫醇装置,是鲁油鲁炼项目正式启动建设的第一套装置,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该装置设计规模为7.5万吨/年。它的开工建设,不仅是时间顺序上的“率先”,更是在意义和价值上的“引领”。它将为后续所有装置的建设树立起高标准的标杆,积累宝贵的建设经验,以“开工建设即冲刺”的昂扬姿态,拉开鲁油鲁炼项目高效推进的序幕。

  李刚在开工仪式上表示,要以焦化液化气脱硫醇装置开工建设为全新的“引擎”,紧紧锚定“安全、优质、绿色、阳光、高效”的建设目标,拿出“工地就是阵地、现场就是考场、进度就是尺度”的拼搏劲头,全力以赴地推进项目建设。

  齐鲁石化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安全无虞。同时,追求“质量至上”,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确保装置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还将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度融入装置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努力打造绿色低碳环保的示范工程。并且,力争实现“效率最优”,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计划,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推动装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尽快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鲁油鲁炼项目部炼油分部经理薛忠华表示,将厚植“三勇”工作理念,严格落实“三个最严”工作要求,齐心协力推动项目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誓把装置建成为绿色低碳环保的示范工程。

  胜越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副总经理、焦化液化气脱硫醇项目经理王楠也表示,将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把最严的管理措施落实到施工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工程质量扎实可靠,为鲁油鲁炼项目的顺利推进贡献力量。(王敬华)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焦化液化气脱硫醇装置开工建设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焦化液化气脱硫醇装置开工仪式现场(王敬华/摄)

[ 责编:林佳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