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首汽约车CEO魏东:回归商业本质 把握长期机会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首汽约车CEO魏东:回归商业本质 把握长期机会

来源:光明网2020-08-28 15:4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8月27日至28日,以主题为“信心与活力”的第九届中国财经峰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商界、政界、学界等领域的代表出席活动,深度探讨新冠疫情下的挑战与应对。首汽约车CEO魏东分享了首汽约车在疫情发生时及后疫情时期的思考和举措,向行业传递2020年发展的信心与活力。

首汽约车CEO魏东:回归商业本质 把握长期机会

  面对疫情迎难而上 传递必胜信心

  新冠疫情可谓2020年经济发展的一只巨型黑天鹅,很多行业受到的影响都颇为严重,但是面对疫情的发生,大多数企业都选择了迎难而上。作为交通出行领域的一员,魏东在会上分享了首汽约车疫情发生后的应对:“疫情刚开始,我们先站出来,先防疫先救灾。1月24号,我们连夜做动员,在武汉组建了600名志愿者上一线参加社区保障。十天之后三万名医护人员到达武汉,我们又快速组织了300名志愿者承担医护人员出行保障工作,之后是五大医院出院病人的接送,等到武汉重启,我们又执行了护送病逝患者骨灰、护送刑满释放人员回乡等多个任务。前期很艰难,我们的第一批志愿者是靠一个一次性口罩支撑了15天。”

  除此之外,首汽约车还在大年初一开始研究如何在防疫方面做数字化管理。首汽约车启动了防疫消毒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发,十天之内完成了功能的上线,所有司机除了每天自行消毒,还需到首汽约车的专业消毒站进行全车消毒,每三天实施一次,确保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在20多天时间里,我们完成了93个城市,493个消毒站的建立和及时运营,保障绝对的安全,且实现所有数据可追溯。”魏东总结道。

  为更大程度确保司乘出行安全,首汽约车还在后台大量运用技术手段:引入AI口罩识别功能,上线紫外线灯消毒、车内体温监测等。而基于科技防疫的高效和所取得的成果,魏东也表示,希望未来的运营车辆能够前置实现这些功能,包括公交车、班车等,都能实现无人状态下紫外线消毒,实时体温监测等功能。

  后疫情时期精细化发展 对长期机遇充满信心

  目前,严峻的内外部环境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总体看来危中有机。当下政策背景对网约车行业的利好以及首汽约车企业业绩的持续回升,也让魏东对行业未来拥有了更多的信心。魏东认为,“在中央‘六稳六保’的背景下,合规网约车和出租车的权益会得到保护,能促进行业合规化的加速,确保有证网约车、出租车的合理运行权利。”

  而行业机会方面,魏东则表示,出行行业面临着短期机会、中期机会和长期机会,只要把握好,企业就能在后疫情时代赢得更好的发展,重新焕发生机。“短期机会是,网约车出行面临需求反弹,未来半年到一年,因为不能出境游,旅游市场回流,国内旅游交通会有一个增长点,而对于B端市场,下半年会议集中进行也是机会。中期机会是,面临经济的波动性,消费者在安全的基础上寻求更加便宜的出行产品,因此产品下沉能给企业带来发展机会,此外,四五线城市的网约车市场成长也是一个机会。长期机会,不管有没有疫情,我们都要面对行业中用户细分和场景深耕,因为出行连接生活,如何跟下一站打通做场景深耕,是一个倒逼企业精细化运营的过程,而疫情加速了该过程,网约车行业需回归本质,做口碑、做体验、做特色。”

  后疫情时代的显著特点就是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对此,魏东也强调;“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常态化面对防疫,坚持勤通风,勤洗手,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运用技术手段,让车辆上具备这样的卫生功能。”

  而随着网约车行业的深度竞争,魏东表示:“其实这对于上游产业链也起到了带动作用,比如对于车辆的定制改装会有更多专业化的需求,而车联网、5G应用,生活服务商场景搭建等都将对产业链起到重大影响。不过,网约车企业的核心是回归商业本质,增强核心竞争力。首汽约车将拥抱新基建机会,通过技术引领传统行业升级,从而不断提高效率和体验,不断提高用户分层、市场分层。”(永文)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打通生命线 挺进“孤岛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5亿亩。
2024-06-20 10:39
记者6月19日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获悉,由该研究所研发设计、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近日完工交付。
2024-06-20 10:38
“这些金属电极就是‘探测器’,布设电极后,就可以给堤坝做‘CT’。”将电缆接到不远处的黄色设备上,不一会儿工夫,反映堤坝内部结构的电阻率曲线就在屏幕中显现出来。
2024-06-20 10:37
广州黄埔区,已聚集有低空产业链企业51家,这些企业正通过科研与产品创新推动更多“低空经济+”场景落地,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低空经济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2024-06-20 10:36
当前,全国各地进一步学习领会大食物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深入树立、践行大食物观中,科学传播应发挥重要作用,精准阐释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有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2024-06-20 10:34
为了解类星体在再电离时代所扮演的确切角色,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和分析遥远的类星体。
2024-06-19 10:05
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教授罗根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在多核钛氢化物介导的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4-06-19 10:03
世上是否存在“无摩擦”的冰?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教授、王恩哥院士等组成的研究团队给出了肯定答案。
2024-06-19 05:20
18日,国家卫健委就健全机制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傅卫表示,目前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市县,并向社区和乡村基层延伸覆盖。
2024-06-19 05:20
“我们已基本掌握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建造关键技术。专项形成了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方面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指导性设计原则,向工程化应用迈进一大步。
2024-06-18 10:02
鉴于恒星坍缩的极端物理特性,中子星的旋转速度快得惊人——自旋一周只需几秒钟甚至几分之一秒。团队成员表示,这颗天体高度疑似中子星,却在非常“悠闲”地发射无线电脉冲,如此缓慢的速度严重不符射电中子星的一般行为。
2024-06-18 10:00
5月15日,广东省广州市,小鹏汇天广州研发中心,“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现场。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业内通常认为是3000米以下)为依托,以飞行器为主要载体,涵盖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各种低空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
2024-06-18 09:58
沙漠边缘的胡杨、沙拐枣将根系深深扎进沙子里,它们吸收非常有限的水分就能生长。如今,经过选种的沙拐枣、柽柳、梭梭等优良固沙植物,正在沙漠中顽强生长,为治理荒漠化作出持续贡献。
2024-06-18 09:57
赵善芹驾驶智能收割机进行麦收作业。赵善芹是阳谷县的“新农人”,2013年,他成立专业农机合作社,流转承包850亩土地种植小麦。”去年,北彭新村村民王先锋自己播种的玉米出现倒伏,今年赵善芹驾驶智能播种机,从灭茬到播种一气呵成,精细控制种植密度。
2024-06-18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