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赵子莹:以数字教材为纽带 做教师的数字化助手
首页> 科技频道> 科教资讯 > 正文

赵子莹:以数字教材为纽带 做教师的数字化助手

来源:光明网2021-09-09 15: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发展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数字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供给模式,提高供给质量;依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近日,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负责人赵子莹博士接受专访时指出,以数字教材为纽带,优化数字资源供给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方式,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做教师的“数字化助手”,助力建设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

  以数字教材为“纽带” 优化数字资源供给模式

  信息技术正在引领课堂教学的变革。传统的课堂,课本和教具是仅有的教学资源与工具;如今,数字教学资源与工具已成为通往教育信息化3.0之门的“金匙”,满足教师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需求。《意见》指出,建设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对于云南、贵州、宁夏等师资供给相对匮乏的地区,数字资源的重要性尤为凸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是弥合教育鸿沟的“利器”。

  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曾长期存在资源极度分散、正版数字教材入校难等痛点。“教师使用不同版本的数字教材,要登录多个平台;资源非常分散,导致任何一家供给厂商都无法提供一体化服务,数字教材市场此前一直没有得到整合。”赵子莹说,优化数字资源供给模式是当务之急。

  2020年,中教云上线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以数字教材为“纽带”,打造多元化的数字教材数字资源供给体系,构建标准化 “菜单”,用互联网产品化整合优质资源,用技术打破不同出版社、资源厂商间的壁垒,构建适用于不同教学模式的数字化课程教学服务体系。

  “共建共享,一直是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的理念。”赵子莹介绍,在资源与教材匹配并保证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只要符合标准,所有提供教育服务的企业都可以进入平台。

  平台“共建共享”的理念,吸引着越来越多出版社与资源厂商的加入。平台的合作伙伴从建设初期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等五家国家级出版社,到现在的近百家企业、厂商,包括101教育集团、清华附中集团等。有了合作方资源的加持,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已成长为国内版本覆盖全面、类型兼容多元、资源融合丰富的数字教材综合服务平台。

  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本可以做面向C端的产品,但平台并没有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改变初心。“数字教材应该是规模化、常态化的普惠资源。像纸质教材一样,大家人手一本。”赵子莹说。

  助力创新应用“新基建” 做教师的“数字化助手”

  除了要对数字资源供给模式进行优化,教师在备课、授课、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学情收集与分析方面更需要创新。《意见》提到,要普及教学应用,“普及新技术条件下的混合式、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教学,探索新型教学方式”。

  为教师提供接触平台、了解平台、使用平台的机会,才会有更多教师能够基于平台积极创新。为此,平台选择提供入校指导培训服务。赵子莹介绍,入校指导是“重运营服务”,平台投入了很多精力。

  平台运营人员的努力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多地教师在使用平台后,撰写使用心得,并分享在“美篇”等社交平台中,有的教师还自发组织了线上线下分享活动,“看到平台给教师们真正带来了帮助,付出的努力都很值得。”

  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的打造,要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标准以及不同的教学模式。为此,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进行了数字资源分层——最基础的“点点用”、中层的“改改用”以及专业度最高的“拔高用”。

  对于“拔高用”的各地名师,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有着更深的布局。“平台希望教师根据新型教学理念设计探究式教学方案,其产出的原创内容,可作为优质资源共享给偏远地区的教师使用。”

  为了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其中,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创新性地成立数字教材应用研究中心,与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共同推进数字教学、智慧教学应用的落地和发展。

  “平台在每个地区落地项目,都会与当地共同成立数字教材应用研究中心。平台提供支持服务,帮助当地寻找资源;当地提供骨干教研员,对资源进行二次生产和加工,匹配当地的教育教学需求。”中教云用精细化服务为教师赋能,在数据层面得到了体现。“西部某地区的平台使用率,是2020年3月的三倍。”赵子莹说。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是未来教师的必备技能。“备课、布置作业等基础性工作,都可以由人工智能完成。信息化手段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赵子莹表示,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要做教师的“数字化助手”,通过技术与资源优势持续为教师赋能,让教师充分发挥育人主体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中教云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AR/MR等信息化新技术集群为抓手,构建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全域的智慧教育新生态。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提供一站式信息化解决方案,旗下拥有VR教育一体化解决方案、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智能教辅学习平台等产品矩阵。2020年6月,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已在全国近百个市县、近万所学校落地实践。

  “能够踏下心来做教育的企业,一定是有情怀的企业。做企业,都会遇到复杂的困难,但在此过程中,能够得到各地教育部门和教师实实在在的反馈,帮助教师日常教学,我们很欣慰。”赵子莹说。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老铁路上的跨国文化联欢演出

  • “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