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严守“三条红线” 浙江“节水经”写满科技注脚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严守“三条红线” 浙江“节水经”写满科技注脚

来源:科技日报2021-11-10 09:2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打开手机小程序,远程启动溪水水泵,处理后的尾水经管道输送至田头的喷淋装置,开始浇灌农田……11月5日,在浙江金华永康市舟山镇,永康市水投集团技术负责人向科技日报记者演示浙江省首个“农村智能节水综合管理及调配系统”,这是当地严守“三条红线”的创新举措之一。

  浙江虽处江南,水资源空间分布与经济布局却不匹配。多年来,浙江以“三条红线”管控领跑,深入实施节水行动。

  “十三五”期间,浙江的用水总量从186.1亿立方米降到163.9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从43.4立方米降到25.4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30.0立方米降到15.8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82提至0.602,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从79.1%提至97.5%。

  9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通报“十三五”期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在“十三五”大考中,浙江省再次获得优秀等级,并首次排名全国第一。

  全省节水灌溉面积率达75%

  地处永康市东南部的舟山镇,位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杨溪水库上游。为保护杨溪水库这口民生“大水缸”,当地于2018年启动节水试点建设,促进农村生活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统计数据显示,试点以来,舟山镇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减少50%,水稻田灌溉取水量减少80%。其中,每亩水稻田已消纳农村生活污水100—260立方米,每亩蔬菜田消纳生活污水10—50立方米。

  目前,义乌市已投资6000万元,陆续完成6个中型灌区150公里渠道防渗改造,采用喷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的灌溉面积达1万余亩,完成全市27.12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年节水量达到560万立方米。

  5年来,浙江省全力推进高效节水“四个百万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省节水灌溉面积率已达到75%以上。

  让污水重获“新生”

  达标排放的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形成了中水,也叫再生水,它可用于工业生产、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等,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早在2009年,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便开始建设中水深度回用系统。“如今,长兴县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公司的中水回用系统生化处理后,可用于电力生产,每年可节水1200多万吨,相当于长兴城区31万居民一整年的生活用水。”该公司安健环部主任雷磊告诉记者,截至今年9月,这一中水深度回用系统已累计处理中水超1.2亿吨,节约的水量能灌满9个西湖。

  长兴县水利局副局长徐建平表示,湖州长兴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强化刚性约束,推进重点领域节水,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企业进入的同时,积极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以及鼓励企业内部实施中水回用等再生水工业化利用工程。

  无独有偶,在金华义乌市,工业节水同样蔚然成风。

  近年来,义乌市投资2000万元,对华川、浪莎等64家印染、造纸企业进行节水设施改造,建成中水回用设备70套,实现高耗水企业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全覆盖。

  浙江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浙江要将节水作为节能减排和水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作用,促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以水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助力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江 耘)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贯通

  • 无偿献血 传递爱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