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I赋能 让传统台灯“智能”起来
首页> 科技频道> 人工智能 > 正文

AI赋能 让传统台灯“智能”起来

来源:光明网2022-04-08 14:11

  4月7日,网易有道正式推出有道智能学习灯,这是继词典笔、口袋打印机、听力宝等一系列广受用户欢迎的智能学习产品后,有道推出的又一款桌面学习神器,一款让传统台灯真正“智能”起来的产品。

  据介绍,有道智能学习灯针对孩子在家庭学习中培养好习惯、提升学习专注力的刚需,创新推出了 “AI高效学习三步法”; 通过大量AI技术的运用,首创桌面学习分析引擎,实现了全球最快指尖查词等功能突破。同时,为了将护眼能力做到极致,特别邀请眼科专家陶勇教授参与研发了Smart Light智能护眼光,并且注重孩子科学用眼习惯培养,用科技守护孩子的视力健康。

  推出“AI高效学习三步法”,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网易有道高级副总裁吴迎晖表示,现在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能力就是竞争力。“我们期望帮助孩子在家庭场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适合自身的高效学习方法,使其获益终身。”

  有道智能学习灯充分发挥有道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上的优势,带来了全新的“AI高效学习三步法”,从学前、学中、学后三个不同阶段需求入手,提供一系列实用的功能,真正实现了用科技辅助学习,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提升学习专注力的目的。

  在学习前,孩子可以通过有道智能学习灯“日程管理”功能语音输入学习计划,家长也可以通过有道智慧学习APP协助拟定,并依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形成孩子专属的学习计划,培养孩子的目标设定能力。

  在学习中,指尖查词、句子精读功能能够高效解决孩子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孩子只要手指指一下想要查询的生词生字,或是读不懂的长句的任意位置,智能学习灯马上就能给出相应的释义。计时专注功能让孩子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学习任务设置自己的专注时长,在计时专注模式下,有道智能学习灯能实时检测孩子的专注力情况,孩子玩手机、离开座位等不专注的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模式结束后会生成专注力报告,给予孩子正向的反馈,强化巩固孩子的正确行为,逐步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在学习后,有道智能学习灯好题整理功能可给孩子智能定制专属好题本,孩子学习中遇到错题或者好题,手指指在对应题目上面,有道智能学习灯就能立刻识别和收录,无需手抄。而中英文听写,英语作文批改,口算检查等功能,能够在学后及时给予孩子学习成果的反馈,帮助孩子查缺补漏,针对薄弱点加强练习,稳固提升。

  联合眼科专家陶勇教授,倾情研发“护眼神器”

  “孩子近视”一直是家长担心的问题。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作为光盲计划的爱心合作伙伴,网易有道特别邀请了眼科专家陶勇教授参与研发,首创推出了 “Smart Light智能护眼光”,让孩子能够在专注学习的同时,更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Smart Light智能护眼光的全光谱低蓝光技术,高度还原太阳光的光谱和波段,模拟自然环境下太阳光的照射;同时尽量去除了太阳光谱中的有害波段蓝光。陶勇教授表示,其实眼睛对光的需求,并不只是照亮这么简单。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孩子的眼睛需要的光也不同。有道智能学习灯能够智能识别学习场景和环境光,通过算法自动调节亮度和色温,用科学的方式方法保护孩子眼睛。

  此外,有道智能学习灯打造的视频动态流式坐姿学情分析系统,可对不良坐姿、歪头现象,及时提醒纠正。根据“20-20-20”护眼法则,有道智能学习灯可以按时给孩子护眼提醒和指导。

  桌面学习分析引擎 实现快速指尖查词

  有道智能学习灯和普通台灯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有一个“智能大脑”——通过有道AI技术打造的 “桌面学习分析引擎”。这个引擎可以自动、实时地分析学生在灯下面与学习有关的行为,比如书本的位置,左右手的意图,手指的动作;对于学生书本上的内容,它会检测出题目的边界、配图、公式;甚至更进一步,当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笔尖位置、笔画顺序、写字内容等都可以被这个聪明的“桌面学习分析引擎”实时识别。

  这个引擎不但“聪明”,还通过搭载神经网络处理器、以及运用有道多年沉淀的像素级指尖追踪、版面分析等多项AI技术,实现了又“快”又“准”。

  基于桌面学习分析引擎,有道智能学习灯的“指尖查词”“句子精读”功能可通过手“指”这一简单动作,完成翻译、朗读等需求,大大缩短操作时间。最新测试结果显示,有道自研的指尖查词技术,可实现0.5秒内响应,是目前全球最快的指尖查词技术。

  好题整理也是基于这一引擎开发的重要功能,用手轻指习题,这道题就能收集进系统,准确率达到97%,并能实现自动将手写笔迹擦除,让图像更清晰。收集到的题目会进入后台系统做进一步的分析,从而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推荐最合适的练习题,让学生高效的练习。

  “不管是独创的AI学习三步法、桌面学习分析引擎,还是与陶勇教授联合研发的smart light智能护眼光,都是从孩子切实的学习场景和需求出发,不断探索而来,真正做到把独创的AI技术、创新的学习理念合而为一,实现护眼和桌面智能终端的完美融合。”网易有道CEO周枫在发布会上总结到。同时,他还表示,智能学习灯这款桌面级的AI产品上市之后,有道全场景智慧学习系统也由此构建起来,将带给孩子“安静、高效、健康、正向”的学习感受。(赵新建)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