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Gartner存储技术成熟度曲线 看分布式存储十年蝶变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从Gartner存储技术成熟度曲线 看分布式存储十年蝶变

来源:光明网2022-08-05 16:12

  近日,Gartner公布2022年存储和数据保护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 for Storage and Data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2022),软件定义存储基础设施成为本年度唯一的变革性技术,分布式文件系统、对象存储、容器原生存储优先级评级均为“高”。浪潮存储入选分布式存储代表性厂商。

  对此,浪潮信息分布式存储营销总监李玉珊在DOIT峰会上表示,得益于业界首个融合块、文件、对象、大数据的“多合一”分布式融合架构,浪潮分布式存储涉猎到Gartner存储技术成熟度曲线里的多种热门技术,不仅具备软件定义存储(SDS)的核心技术,还能够以一套存储架构支持分布式文件存储(Distributed File Systems)、对象存储(Object Storage)等多种存储服务。

从Gartner存储技术成熟度曲线 看分布式存储十年蝶变

  2022年存储技术优先级矩阵

  鉴往事:十年蝶变 从胚胎到少年

  时钟拨回到2013年,软件定义存储首次进入Gartner曲线。当时SDS技术的利益评级(Benefit Rating)为高优先级,市场穿透率不到1%,处于胚胎期。

  国内外具有前瞻性的存储厂商不断加大对SDS的投入。大洋彼岸,EMC等厂商在SDS市场推出了相关的产品,比如ViPR、ScaleIO等等,还尝试通过并购来完善SDS领域的产品布局。在中国,浪潮存储早在2009年左右,就研发出了适配高端服务器的海量存储系统,是最早一批进军SDS领域的中国厂商之一。

  2015年,SDS到达曲线顶峰,成熟度从胚胎发展到少年。2016年,Gartner把分布式存储拆分为iSDS和mSDS,即基础设施SDS和管理SDS。这一时期,浪潮存储基于软件定义和硬件重构理念,推出业界首个融合块、文件、对象、大数据的“多合一”架构的分布式存储平台,为云计算、电子影像、智慧计算、大数据等场景打造坚实数据基座。

  此后四五年,在Gartner技术曲线上,业界对SDS的期望逐步回归理性,SDS也在时间的积淀中逐步走向成熟。在这期间,浪潮存储加大了研发投入与创新。自2019年起,浪潮基于新数据存储前瞻洞察,基于存储平台战略持续推动分布式存储技术创新,累计投入数十亿元,实现了产品竞争力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从Gartner存储技术成熟度曲线 看分布式存储十年蝶变

  软件定义存储十年演进图:2013-2022

从Gartner存储技术成熟度曲线 看分布式存储十年蝶变

  图注:实线代表过去、方框代表现在、虚线代表未来

  看今朝:分布式取代纵向NAS 承载关键业务

  根据2022Gartner存储技术成熟度曲线,为非结构化文件数据构建可扩展且低成本的分布式存储平台是I&O领导者的当务之急。现有非结构化数据的加速增长和基于文件的工作负载的引入,将分布式横向扩展存储架构带到了IT基础设施规划前沿。浪潮存储成为分布式文件系统领域的代表性厂商(Sample Vendors)。

  Gartner认为,分布式存储有三大机遇。其一,面对非结构化数据指数化增长,I&O领导者越来越多的用分布式横向扩展文件系统产品来取代纵向扩展NAS设备系统,以获得容量和性能线性扩展的益处。其二,企业正在为非结构化数据指数级增长做准备,并寻求更好的数据洞察,以及与云存储集成,以实现长期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其三,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应用成为分布式存储的典型用例。

  比如,大型赛事会采用8K超高清进行直播,视频画面每一帧都十分美,围绕着视频的采、编、播和管全流程对存储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非线编过程要求存储提供高吞吐、低时延,保证视频画质质量;视频素材价值高又需要视频处理过程7*24小时稳定运行。

  又如,自动驾驶最近几年十分热门,其训练全流程包括数据导入、清洗、预处理、训练和仿真分析,各个环节使用不同协议,数据流转和拷贝会显著降低AI训练效率,同时增大数据存储量;训练过程则需要大的吞吐量和低时延来满足GPU训练的需求。

  最后,虚拟化/云化市场这些年增长很快,越来越多的核心关键应用上云,数据访问过程中需要更高的IOPS、更低时延,保证关键业务运行无卡顿;云平台业务增长快,需要系统提供弹性空间,系统扩容更加便捷。

  此外,存储设备在数据中心的能耗占比约20%~30%,需要更加绿色节能存储设备。总的来说,面对多样化的智慧应用企业需要协议互通互访,同时提供高IOPS、大带宽、低时延、绿色高效、扩展性强的数据存储设备。浪潮分布式存储基于新数据存储前瞻洞察,精准预判企业需求,打造全球领先的全闪分布式存储,以“一套存储架构、一个数据中心”的存储平台战略高效支撑企业智慧化应用。

  据李玉珊介绍,浪潮分布式存储三大法宝:架构融合、盘控协同、场景共创。

  浪潮分布式存储拥有业界首个“多合一”分布式融合架构。随着企业的数据类型越来越丰富,浪潮存储能够让企业购买一套存储享有文件、块、对象和大数据四种服务,构建成真正的统一存储资源池,实现用一套存储高效支撑一个数据中心,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同时帮助企业降低TCO。

  为了追求极致性能,浪潮推动分布式存储的全闪化重构,针对IO写入全流程端到端优化,如IO随机转顺序写、IO智能调度、CPU专核专用、RDMA协议加速等,打造业界唯一将分布式存储系统和SSD代码级联调优化的全闪分布式存储产品,在SPC-1国际基准测试中以30节点、630万IOPS夺得分布式存储性能全球第一。同时从生命周期来看,热数据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温,对此浪潮提供分级存储解决方案,通过设置高速层和中速层,让数据在不同速度的设备中自由流动,实现分级融合。目前,浪潮很多客户用高速层来承载高性能和AI的计算,用中速层来承载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及云平台的数据存储业务。

  最后,浪潮提出了场景共同体生态战略。李玉珊介绍,精准医学领域的基因测序、智慧交通领域的自动驾驶、能用领域的三维勘探、媒资领域的4K/8K超高清视频制作等等,这些场景负载类型多样、应用复杂、容量巨量化、实时性要求高,对分布式存储技术带来了极大挑战。浪潮联袂客户、伙伴共建场景共同体,能够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方案,助力企业质效提升。目前浪潮分布式存储已连续多次中标运营商分布式文件集采、分布式块集采、分布式块网络云项目,出货量超10000节点,产品成熟度得到充分验证。同时,浪潮存储还为六大行、TOP3保险公司、国家气象、国家工业互联网中心、中石油、清华大学、复旦大学、TOP10医院等行业大客户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未来可期: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数据圈,分布式迎利好

  数字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繁荣发展必然带来数据的爆炸性增长。IDC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数据量将增长到48.6ZB,80%是非结构化数据,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这让擅长存储、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分布式存储迎来利好。同时,数据要素、东数西算、软件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纷纷出台,各行业都在鼓励分布式相关技术的应用与部署,有望在基础设施层推动分布式存储的普及与应用。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鲁木齐:老巷道提升改造成打卡新地标

  • 山东青岛:盘活闲置土地 助力乡村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