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容声冰箱亮相世界杯 用实力“角逐”绿茵场
首页> 科技频道> 家电 > 正文

容声冰箱亮相世界杯 用实力“角逐”绿茵场

来源:光明网2022-12-07 11:31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2022卡塔尔世界杯1/8决赛战罢。随着葡萄牙队大胜晋级,八强席位的归属尘埃落定。亚洲足球带着遗憾离场,摩洛哥成为非洲之光,而“欧美争霸”音符渐强,延续杯赛经久不衰的主旋律。

  今年世界杯上,“绝代双骄”梅西、C罗,“老将”席尔瓦、苏亚雷斯,以及横空出世的00后“贝林厄姆们”,都成为赛场上的精彩看点。不过,本届世界杯还有另一种绝对不容忽视的存在——中国元素。

  从体育场建设到电力保障,从赛场内的裁判到赛场外的吉祥物,再到赞助商……这届世界杯上的中国元素如满天繁星,大放光彩,彰显着中国建造、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为世界杯官方赞助商的海信旗下白电品牌容声冰箱,以“容声冰箱 国货之光”为口号,两次亮相卡塔尔球场,也再次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品牌的技术品质和创新实力。

容声冰箱亮相世界杯 用实力“角逐”绿茵场

  国民品牌容声冰箱自1983年诞生之日起,坚持以“精心”研发原创科技产品,以“人心”贴近用户需求,以“匠心”提升产品质量,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成长性。

  1983年,中国第一台双门双温区电冰箱容声BCD-103试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双门冰箱依赖进口的历史宣告结束,而这也奠定了容声质量为本、品质为先、创新为基的基调。

  上世纪90年代,容声冰箱进入发展快车道。1991年,容声冰箱荣获全国销量冠军。此后,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销量冠军,成为当时冰箱界最璀璨的一颗星。

  曾经,容声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行业先河”“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台温度自感应节能冰箱、世界第一台拥有专利的分立多循环冰箱、世界第一台顶级节能冰箱创造者和保持者;行业第一家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的“三同”品牌、行业内唯一连续7年冰箱行业节能标杆系列奖项……

  如今,容声立足用户需求,不断升级技术创新。虽已39岁,却与用户一起活出新姿态,实现“逆生长”。

  近年来,容声冰箱积极拥抱年轻一代,持续探索养“鲜”的想象力。2019 年,容声挖掘行业“养鲜”新赛道,推出领先行业的WILL系列冰箱,解决了传统冰箱存储时间短、失水风干、营养流失等问题;2020年,容声在原有养鲜功能上持续深耕,以“双净”系列新品定义行业除菌净化技术新标准,实现了“冷冻冷藏双区高效除菌净味”的主流消费需求;2021年,容声发布了WILLSPACE超空间冰箱,搭载了全球领先的第四代发泡技术以及宇航级的绝热材料,使箱体厚度减薄44%,内部空间增大20%,完美进化为“小体积,大容量”健康养鲜冰箱,成为容声WILL2.0时代的代表。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货品牌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打破了“国货品牌只是‘性价比的代名词’,高科技、高质量是属于西方国家的”这种固有观念。今天, 服装、鞋、家电、食品、化妆品等各种品类的国货品牌已经融入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容声冰箱亮相世界杯 用实力“角逐”绿茵场

  而说到“国货之光”,容声冰箱也是有这个实力的。据悉,容声冰箱曾经获得国家质量金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质量500强、消费者最信赖“十大质量品牌”、“国际食品安全协会唯一推荐冰箱品牌”等。容声还积极参与中国冰箱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如养鲜标准、健康标准、冷冻室除菌标准、自由嵌入式标准等,为消费者带去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同时,容声还一直引领着家电的绿色低碳发展。它的“ HFC-245fa 削减示范项目”在中国家用、工商制冷等行业传播了非 HFCs 发泡技术和工艺,积累了替代 HFCs 的技术转换经验,由此带动整个行业削减 HFC-245fa 。

  从2016年与欧洲杯结缘,再到如今卡塔尔世界杯上的“容声冰箱 国货之光”,容声站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自信,背后是技术的不断升级、功能的持续迭代,是“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持续创新,为消费者打造更加新鲜、便捷、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的理念的坚持。相信在未来的国际赛场上,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如容声一样散发出“国货之光”的魅力。(永文)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 习近平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