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学期焕新季,华为助力高效学习的有为青年
首页> 科技频道> 滚动 > 正文

新学期焕新季,华为助力高效学习的有为青年

来源:光明网2023-03-06 18:21

  青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奔向伟大的前程。青年,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拥有着无限的可能。然而,想要在学生时期成为一名有为青年,不仅有好的机遇也要有出色的生产力工具,轻便高效的电子设备可以助力大学生创业与学习。

  近日,哔哩哔哩@大狸子切切里、@拉宏桑、@雨哥到处跑、@在下小苏与@李大锤等知名UP主在开学季畅聊,采用校园采访、学霸对谈、求学精神等形式为同学们新学习生活提供指导,在谈到大学学习时候,他们都一致认为,好的设备能让自己的学习、创作更高效。

新学期焕新季,华为助力高效学习的有为青年新学期焕新季,华为助力高效学习的有为青年

  在对话中,UP主们的智能设备引起了不少朋友的注意,他们大部分都选择使用华为学习全家桶,其能给喜欢创作的有为青年们带来轻松高效的智慧体验,让灵感轻松落地。

  高性能工具解决青年学习痛点

  对于有为青年来说,保持学习高效的痛点不仅在于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还有对学习工具的选择以及使用,不少学生在选择学习工具时陷入了性能误区,盲目追求高性能,忽视了不同设备间的配合,导致多个产品无法实现高效互联,学习资料东一部分、西一部分,需要用到时什么都找不到。

  华为学习全家桶可以通过超级终端功能一拉即合,笔记本、手机、平板及打印机连接,不仅打破了笔记本、手机、平板等设备单打独斗的局面,同时也摆脱了传统的通过数据线和U盘连接传输文件或数据的方式,通过高效协同、资源共享的联通模式,让设备间文件传输、资料整合更加快速、便捷,给各位有为青年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

  日常学习中,笔记本和平板作为主要的学习工具,尤其是无纸化潮流逐渐风靡后,很多同学将书本装进了平板,课堂笔记甚至课后作业随手就记录在了平板上,但如果要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或者整理就需要电脑的配合,难住同学们的是平板和笔记本的传输问题,只能借助一些软件进行传输,传输慢效率低成为很多人当前遇到的难题。这时候超级终端可以完美解决。

  将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 微绒典藏版与华为MatePad Pro 11通过超级终端一拉即合,开启多屏协同后华为MateBook与平板可以开启镜像、扩展、共享三种模式。当平板开启镜像模式,笔记本的画面内容即可同步至平板上,利用HUAWEI M-Pencil便可以通过平板对笔记本上的素材进行标记和批注。尤其是对于有绘画需求的美术或设计专业学生,平板基本上可以代替数位板,实现你脑海中的各种创意。扩展模式下,平板还是笔记本的扩展屏,双屏同时使用,一屏浏览资料,一屏产出作品,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共享模式则支持笔记本和平板文件的双向拖拽,让文件传输过程更加丝滑无障碍。这是仅仅追求某台单品的高性能所无法达到的。

新学期焕新季,华为助力高效学习的有为青年

  全家桶智慧化功能为自媒体创业者带来福音

  对于想要从事视频自媒体的有为青年们来说,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素材整理以及选题,有时候专门为了寻找灵感到处采风,但后期因为素材太多、太乱,整理太麻烦,等找到素材想要制作内容时也许已经错过了“黄金时间”,毕竟作为短视频从业者,时机与内容同样重要。华为学习全家桶智慧化功能对于有为青年创业尤其是自媒体创业者,有着重要的辅助贡献。

  华为学习全家桶的智慧搜索功能就更实用,如何在众多设备以及繁多的素材中快速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素材,只需要在搜索框键入关键词,即可在手机、平板等设备中分类整理、检索需要的图片、文字等内容,十分方便。

新学期焕新季,华为助力高效学习的有为青年

  不仅如此,华为学习全家桶还带来了极为实用的超级中转站功能,你可以将日常拍摄的照片/视频、记录的文字以卡片的形式存放在华为笔记本、手机、平板的超级中转站中、需要用到时所有内容再通过超级中转站拖动至任意终端设备进行创作,简直就是生产力神器。

  除此之外,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 微绒典藏版可以通过智慧语音实时转写功能将收集到的声音转成文字,会议结束就能产出文字版,不仅如此,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 微绒典藏版独有的AI纪要功能在多人讨论的时候还能区分不同角色、记录对话内容,大大提升了效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