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学期焕新季,华为助力高效学习的有为青年
首页> 科技频道> 滚动 > 正文

新学期焕新季,华为助力高效学习的有为青年

来源:光明网2023-03-06 18:21

  青年,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奔向伟大的前程。青年,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拥有着无限的可能。然而,想要在学生时期成为一名有为青年,不仅有好的机遇也要有出色的生产力工具,轻便高效的电子设备可以助力大学生创业与学习。

  近日,哔哩哔哩@大狸子切切里、@拉宏桑、@雨哥到处跑、@在下小苏与@李大锤等知名UP主在开学季畅聊,采用校园采访、学霸对谈、求学精神等形式为同学们新学习生活提供指导,在谈到大学学习时候,他们都一致认为,好的设备能让自己的学习、创作更高效。

新学期焕新季,华为助力高效学习的有为青年新学期焕新季,华为助力高效学习的有为青年

  在对话中,UP主们的智能设备引起了不少朋友的注意,他们大部分都选择使用华为学习全家桶,其能给喜欢创作的有为青年们带来轻松高效的智慧体验,让灵感轻松落地。

  高性能工具解决青年学习痛点

  对于有为青年来说,保持学习高效的痛点不仅在于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还有对学习工具的选择以及使用,不少学生在选择学习工具时陷入了性能误区,盲目追求高性能,忽视了不同设备间的配合,导致多个产品无法实现高效互联,学习资料东一部分、西一部分,需要用到时什么都找不到。

  华为学习全家桶可以通过超级终端功能一拉即合,笔记本、手机、平板及打印机连接,不仅打破了笔记本、手机、平板等设备单打独斗的局面,同时也摆脱了传统的通过数据线和U盘连接传输文件或数据的方式,通过高效协同、资源共享的联通模式,让设备间文件传输、资料整合更加快速、便捷,给各位有为青年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

  日常学习中,笔记本和平板作为主要的学习工具,尤其是无纸化潮流逐渐风靡后,很多同学将书本装进了平板,课堂笔记甚至课后作业随手就记录在了平板上,但如果要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或者整理就需要电脑的配合,难住同学们的是平板和笔记本的传输问题,只能借助一些软件进行传输,传输慢效率低成为很多人当前遇到的难题。这时候超级终端可以完美解决。

  将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 微绒典藏版与华为MatePad Pro 11通过超级终端一拉即合,开启多屏协同后华为MateBook与平板可以开启镜像、扩展、共享三种模式。当平板开启镜像模式,笔记本的画面内容即可同步至平板上,利用HUAWEI M-Pencil便可以通过平板对笔记本上的素材进行标记和批注。尤其是对于有绘画需求的美术或设计专业学生,平板基本上可以代替数位板,实现你脑海中的各种创意。扩展模式下,平板还是笔记本的扩展屏,双屏同时使用,一屏浏览资料,一屏产出作品,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共享模式则支持笔记本和平板文件的双向拖拽,让文件传输过程更加丝滑无障碍。这是仅仅追求某台单品的高性能所无法达到的。

新学期焕新季,华为助力高效学习的有为青年

  全家桶智慧化功能为自媒体创业者带来福音

  对于想要从事视频自媒体的有为青年们来说,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素材整理以及选题,有时候专门为了寻找灵感到处采风,但后期因为素材太多、太乱,整理太麻烦,等找到素材想要制作内容时也许已经错过了“黄金时间”,毕竟作为短视频从业者,时机与内容同样重要。华为学习全家桶智慧化功能对于有为青年创业尤其是自媒体创业者,有着重要的辅助贡献。

  华为学习全家桶的智慧搜索功能就更实用,如何在众多设备以及繁多的素材中快速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素材,只需要在搜索框键入关键词,即可在手机、平板等设备中分类整理、检索需要的图片、文字等内容,十分方便。

新学期焕新季,华为助力高效学习的有为青年

  不仅如此,华为学习全家桶还带来了极为实用的超级中转站功能,你可以将日常拍摄的照片/视频、记录的文字以卡片的形式存放在华为笔记本、手机、平板的超级中转站中、需要用到时所有内容再通过超级中转站拖动至任意终端设备进行创作,简直就是生产力神器。

  除此之外,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 微绒典藏版可以通过智慧语音实时转写功能将收集到的声音转成文字,会议结束就能产出文字版,不仅如此,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 微绒典藏版独有的AI纪要功能在多人讨论的时候还能区分不同角色、记录对话内容,大大提升了效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江苏无锡:一把二胡奏响富民曲

  • 贵州:观百里杜鹃花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重点加强教师配备、实验室建设、实验员配备、课时总量和结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等科学教育条件和活动的监测。
2023-03-29 10:59
利用纳米技术控制日常环境温度的多功能“相变油墨”是一种概念验证,可以层压、喷涂或添加到油漆和建筑材料中。
2023-03-29 09:24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2023-03-29 09:40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2023-03-29 09:38
当微塑料在海鸟的肠道中大量存在时,干燥棒杆菌这样的有害细菌似乎会茁壮成长。对人类来说,干燥棒杆菌可致人罹患心脏炎症、脑脓肿和感染。
2023-03-29 09:25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