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铁山坡气田在四川全面达产 我国特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实现新突破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铁山坡气田在四川全面达产 我国特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实现新突破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6-06 17:46

  位于四川达州的铁山坡气田。 王忠涛 摄

  中新网达州6月6日电 (彭刚 姚小莉韩超)中国石油首个自主开发的特高含硫气田——铁山坡气田6日在四川达州全面达产,日产天然气400万立方米,并进入国家天然气管网源源不断输往长江经济带,将惠及2亿居民家庭。这标志着我国特高含硫气田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

  四川盆地是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源地,已发现的27个含油气层系中有13个高含硫化氢,中国硫化氢含量超过30克/立方米的高含硫气藏中有90%集中在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已探明高含硫天然气储量约9200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的1/9。铁山坡气田位于四川达州境内,硫化氢最高含量16.59%,属于特高含硫气藏,是目前国内已投产硫化氢含量最高的整装气田。

  铁山坡气田全面达产仪式现场。 韩超 摄

  由于高含硫气藏地质成因及流体相态变化规律复杂、天然气具有强腐蚀性和剧毒性等特殊性,导致酸性气藏开发技术难度大,安全条件要求非常高。如何保障酸性气藏安全高效勘探开发,是当前国内外关注的重大技术难题。

  据了解,西南油气田开发铁山坡特高含硫气田仅用了3年时间,克服了勘探开发危险性极大、地势陡峭复杂等困难,在地质理论、技术创新、安全开发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实现特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的重大突破。

  据西南油气田总经理何骁介绍,西南油气田成功自主建成投产了国内硫化氢含量最高的整装气田,目前在铁山坡气田部署6口建产井,测试累获日产气量超千万方,井均测试日产气171万方,井均无阻流量达300万方/天,实现特高含硫气田“少井高产”开发的重大突破。

  国内硫化氢含量最高整装气田——铁山坡气田全面达产。 韩超摄

  特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材料的选材及整体腐蚀控制,是全球“卡脖子”技术难题。铁山坡气田首次大规模使用耐蚀合金双金属复合材料,腐蚀控制方面形成整体腐蚀控制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并实现工程化,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特高含硫气田腐蚀防护领域的行业话语权。

  据了解,西南油气田对铁山坡气田生产运行数据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调度管理,紧急情况下实现全气藏联锁关断和放空,在国内首次实现特高含硫气田开发站场无人值守。该气田集输站场采用固定式气体探测器+云台式激光泄漏监测系统,运用物联网、SCADA系统、数字孪生、数据可视化、无人机等信息化技术,跻身智能化气田。

  业界认为,铁山坡特高含硫气田的安全清洁高效开发,对我国掌握特高含硫气田开采核心技术,推动天然气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将为满足国计民生能源需求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西南油气田在四川盆地勘探开发天然气60多年,建立了天然气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完整体系,特别是形成了一系列天然气勘探开发重大理论成果和重大原创关键技术。2020年,西南油气田建成西南地区首个300亿方战略大气区,2022年天然气产量达到384亿立方米,成为我国第五个3000万吨大油气田。(完)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