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共话交通科技创新 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武汉召开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共话交通科技创新 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武汉召开

来源:光明网2023-06-14 20:50

  6月1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交通运输部、中国工程院、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武汉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创新 低碳 智慧 共享——更可持续的交通”,展示了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可持续交通、绿色交通、智慧交通、数字交通、综合交通、智能建造、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等领域的创新科技成果与发展模式。

  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束为,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刚,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卢春房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总经理王海怀、国际运输论坛秘书长金永泰、国际道路联合会主席阿诺瓦·贝纳祖兹、世界道路协会主席纳齐尔·阿利等嘉宾致辞。开幕式由湖北省副省长邵新宇主持。

共话交通科技创新 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武汉召开

  王忠林表示,交通运输促进世界相交、时代相通,推动经济相交、循环畅通,助力人文相交、民心互通,是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全球化的重要基石。湖北区位优越、得中独厚,联通四海、通达全球,创新涌动、活力迸发,经济繁荣、百业昌盛,正加速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发展更可持续的交通大有可为、前景广阔。将坚持创新引领、数智赋能,强化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全力塑造交通科技创新新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能源结构、组织结构,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全力构筑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新标杆;坚持产业支撑、聚链成群,加快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综合交通产业新高地,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进、精诚合作,共同谱写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束为指出,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2017年以来,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立足综合性、国际性、创新性和前瞻性,正逐步成为全球交通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学者交流探讨的重要盛会。他强调,大会要坚持开拓创新、提升交通运输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坚持协同融合、推动交通运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坚持开放合作、开创交通运输更加美好的未来。广大中国的交通领域科技工作者要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学高峰,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中国科协愿与全球科技界、产业界一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王刚表示,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当前,传统交通行业正在加速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全球交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也在迅速呈现新的面貌。本次大会对于推动全球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稳定复苏具有重要意义。应坚持创新引领,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生态优先,加快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坚持交通天下,打造全球交通合作伙伴关系。交通运输部将一如既往坚持开放包容、创新变革、合作共赢,与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一道,持续深化交流、强化合作,为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卢春房指出,交通运输作为人类交流的大动脉,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人类文明链接的纽带。本次大会聚焦世界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集中展示各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希望各国与会代表以此为机,促进分享,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合力应对和解决交通运输发展中面临的共同挑战,为全球交通运输治理及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他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支撑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以绿色低碳推动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以开放共享构建交通运输全球共同体。未来,中国工程院将充分发挥国家高端智库作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关注重大需求、策源重大战略、推动重大攻关,为交通强国建设和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工程科技智慧和力量。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国际道路联合会(IRF)副主席、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今年大会吸引了国内外约12000多名代表注册参会,涉及政、产、学、研、用等多个方面,围绕科技成果发布与展示、项目对接洽谈等将举办300余场活动,展现中国交通发展的实力,也向世界打开了一个窗口。

  今年大会有四个显著的亮点:坚持高站位谋划,为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助推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务实合作;突出“更可持续”“低碳”“智慧”主题,围绕交通运输领域未来重要科技方向和重大战略需求进行深入、广泛研讨;服务主办地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科技创新力和支撑力,助力湖北省及武汉市交通运输的高质量发展。

共话交通科技创新 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武汉召开

  据悉,本届大会重点打造了261场平行论坛,44场专项活动,近2000篇墙报论文、1700多个学术报告,聚焦可持续交通、“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未来智慧公路工程科技、零碳交通、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水中悬浮隧道、真空管道磁浮交通、国际运输与物流、特种道面铺装,以及“双碳”背景下交通与其他产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等行业和科技界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前瞻性技术问题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展现了当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最新科技成果、水平及发展动向。

  大会同期举办的交通科技博览会展览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展出300余项颇具代表性的成果,汇集了全球交通运输领域的典型科技创新主体、最新技术与工程实例,特别是智慧工程、智能管理、智能制造及新型系统、装备、材料、方案等技术成果,为与会者提供了高端的产业交流平台。 (光明网记者蔡琳)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会谈

  • 习近平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会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构建“教育-认证-就业-成长”的全链条生态,让每个飞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升空航道”。
2025-02-06 14:23
松下的重组绝非简单的业务收缩,而是日本制造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一次战略校准。
2025-02-06 13:20
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王睿团队在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2025-02-06 09:20
不能否认,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未解决,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解决“卡脖子”问题,需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2025-02-06 09:23
我们知道,光速是人类已知的速度极限。1秒时间里,光可以穿越30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赤道7圈半;而在1阿秒内,光只能传播0.3纳米的距离,大概相当于一两个硅原子的长度。
2025-02-06 09:22
借助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数据,研究团队确认了合声波的局部生成是由电子运动引起的,并量化了波与电子之间的能量转移速率。”  谈及未来的研究计划,刘成明说:“团队将继续深入探索合声波背后的非线性机制,特别是其普遍性和作用条件。
2025-02-06 09:49
加拿大Xanadu量子技术公司开发出全球首台可扩展光量子计算机原型。研究人员指出,数千个这样的单元可以通过光纤电缆连接,从而创建具有巨大处理能力的大型量子计算机。为了验证这一理念,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由四个服务器机架组成的原型系统。
2025-02-06 09:35
毋庸讳言,当下中国科技产业正面临双重压力:一边是西方技术封锁不断加码,另一边是AI、量子计算等新赛道竞争白热化。而今,创新的火炬已经点燃,当点点星火汇聚成璀璨星河,声声号角激荡起创新浪潮,当信心之帆迎风鼓满,东方大国必将驶向科技强国的星辰大海。
2025-02-06 09:29
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厌氧微生物创新团队与日本科学家合作发现了一种合作共赢的菌群互作模式。
2025-02-05 09:23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05 09:22
太阳暗条是悬浮于日冕中的低温等离子体结构,其突然爆发可能引发日冕物质抛射,导致地球磁暴和卫星通信故障。该团队据此建立的灾变临界条件模型,可将暗条爆发预警时间提前至现有水平的2至3倍。
2025-02-05 09:48
中国海油近日对外宣布,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其中2024年天然气产量超32亿立方米,连续3年产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持续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2025-02-05 09:48
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教授、许金时教授和数学科学学院马杰教授等,联合国内研究团队,开发了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2025-02-05 09:46
我国针对数据标注产业发布系统性指导文件,是我国为护航人工智能产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作出的重要布局。
2025-02-05 09:24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