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信家电发布三季度报:冰洗业务零售额大增,洗衣机年累出货量同比增41.2%
首页> 科技频道> 家电 > 正文

海信家电发布三季度报:冰洗业务零售额大增,洗衣机年累出货量同比增41.2%

来源:光明网2023-10-31 18:02

  10月30日晚,海信家电集团发布2023年三季报。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利润均呈现大幅增长。旗下冰箱零售额同比增长14.4%,洗衣机年累出货量同比增长41.2%,升至中国第三。

海信家电发布三季度报:冰洗业务零售额大增,洗衣机年累出货量同比增41.2%

  “真空+全嵌”促动消费升级

  2023年,海信冰箱瞄准用户对于食材保鲜和健康存储的刚需变化,以及家居家电融合带来的大容量、分区存储、健康抑菌、一体嵌入式等多样性需求,率先完成产品开创和消费引领。来自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海信系冰箱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14.4%,线下中高端占有率同比增长3.9%,市场趋势向好。

  海信冰箱整合冰箱科技,以嵌入式美学设计与高端保鲜技术赋能产品,解锁家居场景下的全新艺术体验。而海信璀璨真空系列冰箱607、600、503等全嵌产品的推出更是引领了消费热潮。海信璀璨真空系列冰箱采用真空3.0技术,搭载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生鲜肉类,果蔬,母婴食材等性质不同,智能匹配真空度及氧气含量,让食材拥有定制化专属保鲜空间。同时,60CM全嵌入,三侧不留缝,正面不凸出的产品特性,实现了一体化家居的美学场景,为用户的品质生活提供完美解决方案。

  活水洗科技带动“除真菌”热潮

  海信洗衣机以消费者洗护新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洗护科技的创新和产品体验的升级,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洗护产品。来自产业在线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海信洗衣机年累出货量同比增长41.2%,升至中国第三。

  作为众多高品质家庭选购洗衣机的“不二之选”,海信洗衣机“活水洗”产品搭载的新氧除菌模块能产生大量多元氧分子,可以破坏真菌、细菌、病毒、螨虫等微生物体内蛋白质结构,从而达到99.99%的高效除菌,一举解决了困扰行业、用户多年的除真菌难题。同时活水舱装置能激发水活性,形成弱碱性全时活水,高效提升去污能力。

  自海信洗衣机“活水洗”产品上市以来,其凭除真菌硬实力迅速赢得大批追求健康品质生活的家庭和用户青睐信赖。活水洗科技3.0技术也由此荣获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颁发的“年度技术创新成果奖”。

  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洗护方式和洗护产品的健康升级,海信洗衣机还携手立白科技集团签署“洗护产业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发起成立了“洗护联合实验室”。未来,双方将依托共同的品牌理念整合优质资源与专业实力联合打造行业健康洗护新标准。(永文)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 习近平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