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武汉以“闯关”的精神推动城市向“新”转型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武汉以“闯关”的精神推动城市向“新”转型

来源:长江日报2024-01-19 17:36

  逸飞激光、武汉蓝电、开特股份、普宙科技……

  低空经济、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未来显示、新型储能……

  18日,多位参加武汉两会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一批创新型企业,以及新产业新赛道被报告“点名”。大家认为,报告字里行间透露着政府对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的高度关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镇的武汉,要勇当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排头兵,以“闯关”的精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以产业强市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突破核心技术时不我待的劲头

  企业也感同身受

  中科酷原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在“汉原”量子计算机调整板前进行研究探讨。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不愿只做‘躯壳’的传统车企,如今也在逐步掌控自己的‘灵魂’。”在18日下午的分组讨论中,市政协委员、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郑敏的一番话引发共鸣。这里的“灵魂”,既指汽车数字化新生态,更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魂”。

  2023年,武汉科创中心建设提速提效,全球首台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全球首款通导遥一体化北斗芯片等重大成果不断涌现。

  “要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打好科创中心建设‘主动仗’。”郑敏在手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将这句话重重地圈画出来。

  “这种时不我待的劲头,企业也感同身受。”郑敏告诉长江日报记者,6年前,芯擎刚成立时,7纳米这种等级的芯片只用于手机,在国内汽车领域尚属“无人区”。芯擎团队勇敢攀登7纳米车规级芯片的技术高峰,“因为全球都在抢占智能汽车技术高地,在这个未来可能产生降维打击的赛道上,慢不得更等不及”。就在去年,国内首款自研量产装车的智能座舱芯片——芯擎自研的首款国产7纳米车规级芯片“龙鹰一号”出货量突破20万片。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实施29个省“尖刀”技术攻关工程和23个市科技重大专项,突破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计算平台等10项关键核心技术。对此,市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兰鹏飞感到十分振奋。他介绍,自己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强场超快光学团队,主要从事超快强激光和应用的研究。自组建之初,团队就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在阿秒激光与高时空分辨测量精密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未来还要依托高校优势,攻克超快激光技术,把核心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并为武汉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培育一批超快激光人才,并加快产业转化,服务武汉光电子产业发展。

  企业做好“出题人”“答题人”

  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有了机库以后,普宙科技无人机就有了专属的“家”。长江日报记者周超 摄

  “围绕‘配网不停电作业’这个赛道,公司一路从‘行业新兵’成长为能自主研发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近20年,就瞄准了一件事。”市人大代表、武汉里得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颂锋介绍,里得电力高速成长的背后,科技创新是第一驱动力。

  “深耕专业领域稳扎稳打、持续创新成为‘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实现突围的一条有力思路。”市政协委员、华砺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志军说,特别是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中高端行业中,企业进行高研发投入、高技术创新,不仅能让其在供应链产业链中发挥独特作用,也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华砺智行专为“聪明的车”跑上“智慧的路”赋能,成立6年多,已成为全球车路协同领域头部企业。

  邱志军介绍,企业是最了解市场需求的,企业是“出题人”,提出研发的需求,并通过创新联合体成为组织者和完成者来“答题”。今年,华砺智行就将与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延长产品的技术创新链条,高频迭代智能软件产品,形成企业的优势壁垒。同时,企业还是“答题人”,创新是否得到市场认可,企业必须拿出创新闯劲,才能得到市场认可。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实施初创科技企业育苗、小微高新技术企业跃升、骨干高新技术企业瞪羚、领军企业引领计划,可以感受到,武汉对创新企业成长之路规划得更细了。”市政协委员、武汉慧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松语带兴奋,“这为双创载体平台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投小投早,我们是‘小孵化器’,武汉就是一个‘大孵化器’,同心同向、一路陪伴。”

  市人大代表、武汉微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培文告诉记者,作为一名90后小微企业创业青年,十分欣喜地看到报告中对创新街区(园区、楼宇)、特色小镇、众创孵化载体等的规划,企业打造的武汉创梦众创空间就正在加大力度培育科技型文创企业。

  武汉拿出真金白银

  为中小企业数字转型提供支持

  长江电气智能电网产业园全铁液流储能系统。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数字经济规模占武汉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8%。

  “武汉切中要害,要闯最难的‘关’。”市政协委员、大唐互联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说,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劲驱动力。对于武汉来说,这股力量更要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闯关”关键一跃。

  李军欣喜地看到,武汉正拿出真金白银,为数字化转型中最难转的中小企业群体提供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产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建成“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5G工厂30家,新增数字化产线100条、标杆智能工厂10家,完成5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就在去年,大唐互联成为湖北和武汉第二家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企业一直探索通过工业互联网以及搭载的工业软件APP,为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5G灯塔工厂的建设输出本地样本,并成为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武汉首批解决方案服务商、专业软件服务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链主项目推动钢铁、石化、纺织服装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市人大代表、宝信软件(武汉)有限公司信息化事业部项目总监朱芬介绍,近年来,武钢有限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并且带来一系列管理变革,建立内部市场化的模拟经营体,推行算账经营,从而带来了提质增效的红利。在此过程中,宝信软件不断研发迭代软件产品,随时解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她建议,武汉可打造一批“一帮一”的中小企业数字转型样板,利用国有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中的经验成果,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系统性服务,利用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动能“大手拉小手,小步往前走”,共同“闯关”。

  “一业一策”,针对未来产业新赛道制定转向推进措施

  搭载芯片“龙鹰一号”的车机全功能演示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氢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0%以上,努力打造氢能城市和中国星谷,积极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

  1月5日,快舟一号甲火箭实现2024年中国航天发射“开门红”;1月11日,随着同批进场的4枚快舟火箭中的最后一枚发射成功,快舟火箭在18天内创造了“一次进场,四发四成”的航天发射佳绩,“汉产”快舟火箭迈入批量生产、批量总装、组批发射的产业化“快频”发射阶段。而快舟火箭的总装集成地点,正是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快舟火箭产业园。

  市人大代表,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查雄权围绕基地建设、航天产业链建设等方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介绍,如今,包括航天发射供应链体系企业在内,越来越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打造了“区域协同助力航天产业生态发展”的范本。火箭公司正在由“定制化项目制”朝“产业化批量生产”模式转型,通过提前投产、滚动批产、批量总装火箭通用化部分,提供“货架”火箭产品,进一步满足卫星客户急迫的组网需求。未来还会持续将企业发展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在武汉打造商业航天产业生态,更好推动航天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级。

  “政府工作报告中写道,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聚焦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未来显示、新型储能等领域,‘一业一策’制定推进措施。第一次,‘新型储能’被作为未来产业领域在我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市政协常委、风脉能源(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毅介绍,风脉是新能源一站式解决方案龙头供应商,就在去年,该企业投建的武汉首个大规模液冷型集中式(共享式)储能项目已经并网运行,这个巨型“充电宝”,能在低谷时段充电,尖峰时段根据电力需求响应需要将电能回补电网。在新型储能领域,中国石化、中国能建等一批央企已在汉布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在储能产业链上下游积累了一批行业领先技术。如今,武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针对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制定政策。“好风凭借力”,大伙已然感受到政策春风。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旧船票’是难以登上未来发展的‘新客船’的。”叶毅建议,武汉发展未来产业既要做好顶层设计、抓准细分领域,还要加强要素保障、强化政策支持,尤其要有孵化的耐心,“未来产业往往投入巨大,要谋划多元投入和多主体培育齐头并进,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基础研究领域,同时,要强化场景驱动,如果只说不干,‘未来’永远不会来。要完善场景开放机制,鼓励在部分试点领域、区域启动应用示范工程。”

  (长江日报记者栾嘉雯 李慧紫 李佳 通讯员唐诗 倪竞华)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金塔:避险搬迁暖民心

  • 四川夹金山雪后风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2024-12-26 10:37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12-26 09:37
从古至今,工程使技术和科学发挥生产力的功能,反映国家或组织机构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2024-12-26 09:31
激光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医学成像与手术、消费电子等领域,它深刻改变了大众的生活。
2024-12-26 09:30
国家统计局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257.4万亩,比上年增加75.2万亩,增长1.8%;单产144.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0.4公斤/亩,增长7.8%;产量616.4万吨,比上年增加54.6万吨,增长9.7%。
2024-12-26 09:19
日前,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学生吴一迪及其团队的项目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和全国特等奖。
2024-12-26 09:18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
2024-12-25 09:23
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地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
2024-12-25 09:23
目前还没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如果家中有急性胃肠炎病例出现的时候,定时地要对家庭中接触频繁的部位,比如说门把手卫生间等进行定时的消毒。
2024-12-25 09:23
由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以高票当选会员事务副主席,任期为2025-2028年。
2024-12-25 09:13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这十六个字,正映射着朱光亚的一生。
2024-12-25 09:11
据《自然》报道,经过数月攀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终于到达了一个火星陨石坑的边缘。
2024-12-24 09:59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马欢团队围绕大脑生物能量神经可塑性调控与认知衰老开展了研究,发现在学习记忆或者人工诱导的神经活动下,神经元突触附近的线粒体基因转录显著增加,促进大脑能量供给。
2024-12-24 09:58
2024年,中国科技界捷报频传,大国重器亮点纷呈,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一项项科技成果,不仅标注着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也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12-24 09:57
凤凰山脚下,由十多栋楼房组成的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安静整洁,完全看不出这里曾是繁忙的工业厂房。隔着厚厚的玻璃,张国平告诉记者:“那台不锈钢反应釜正在进行临时键合材料工程化放大试验。
2024-12-24 09:48
放眼全国,各地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2024-12-24 09:46
“这些可降解植入的‘骨头’,都是微细粉末颗粒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的。”熊仕显介绍,该研究院拥有澳大利亚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以及帅词俊、赵宝军、陈斌等国家级人才。
2024-12-23 10:22
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12月21日上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二审稿规定,“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2024-12-23 10:22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日前介绍,经过1985年至2024年的五轮系统发掘,研究人员已从巫山龙骨坡遗址采集到11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超过2000件石制品。最近的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和石制品形成时间为距今200万至250万年,其中超过一半的哺乳动物化石为上新世至早更新世的属种。
2024-12-23 03:55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12-23 03: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