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创新成果落地生根“架桥铺路”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为创新成果落地生根“架桥铺路”

来源:科技日报2024-04-18 10:16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无人机在空中拍一拍,就能查找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源是什么、来自哪里。”日前,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环境研究院”)科创转化部主任熊天煜告诉记者。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虽然双方成立的新公司下个月才挂牌,但现在已接到一批市场订单。这一成果转化如此之快,一是得益于集成了清华大学多项顶尖技术,二是归功于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摸准了市场需求。

  清华环境研究院自成立后,多措并举,大大缩短了创新成果落地周期、提高了转化成效。

  技术验证为成果转化提供“样板房”

  再过一个多月,清华大学环境技术成果路演将在清华环境研究院举行,届时将有10多项技术成果亮相。该院还会与苏州企业共同探索如何将这些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而在苏州高新区静脉产业园内,国内首个污泥湿式氧化示范工程项目正加紧调试,计划5月份试运行。该项目投用后,预计每日能处理100吨污泥,经过处理的污泥可减量80%。届时苏州高新区40%的市政污泥可实现就地处理,为破解“污泥围城”问题开辟新路径。

  在此项目上马之前,污泥湿式氧化处理还是业内空白。面对苏州高新区市政污泥处理的紧迫需求,清华环境研究院经多方调研,决定引进清华大学的“超低能耗高效安全污泥湿式氧化处理技术”,对原有污泥处理设施进行技术改造。这不仅破解了自主创新成果首台(套)应用难问题,也为未来建设污泥处置设施树立了新技术的样板工程。

  对其孵化的技术成果,清华环境研究院都进行了反复筛选和严谨验证。虽然拥有清华大学背景,但清华环境研究院对待来自清华的技术成果,仍然持有审慎态度,并不认为“捡到篮里都是菜”。熊天煜解释说,技术验证转化模式包括概念验证、技术评估、中试放大等环节,甚至对创新团队运营管理能力的展望评估也占很大权重。

  熊天煜形象地比喻道:“技术验证就像建设一间‘样板房’,我们结合地方项目或行业需求塑造创新案例,为后期成果转化铺平道路,实现转化即可应用。”

  给专家上成果转化辅导课

  清华环境研究院架起一座桥,把地方技术需求带到清华大学,同时也将学校有潜力的技术成果推向产业一线。但即便是清华大学的技术成果,也常遇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这是高校院所成果转化过程中绕不开的“疙瘩”。

  7年前,清华环境研究院首次开设创新创业培训课,课堂上座无虚席。多家院内孵化企业和创新团队都来聆听专家讲课。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那时,清华大学教授吴静也是这个课堂里的一名学员,她带着研发了十几年的成果——水污染预警溯源技术,进驻清华环境研究院。迎接她的,是300万元项目启动资金,一个懂技术但更懂市场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团队,以及专业化、流程化、精细化的成果转化辅导工作模式,基于环境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和股权设计等。

  仅过了一年,吴静就完成了原始技术的二次开发,并通过将3项知识产权以作价入股与授权使用相结合的方式,设立了苏州国溯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这样既保障了清华大学、清华环境研究院和发明人的收益,也提高了团队的核心凝聚力。目前公司累计销售已过亿元。

  2022年10月,苏州市吴中区城南污水处理厂疑似受到异常来水冲击,出水氨氮指标存在超标风险。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基于苏州国溯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发光菌毒性测试和水质指纹检测,结合相关证据,锁定了偷排高浓度废液的犯罪团伙。此举也获得了生态环境部的高度认可。

  “创新的最终导向是创业。很多高校技术转化不出去的原因,在于少了一位类似于职业经理人的创业者。”熊天煜说,“我们一直在努力让更多懂经营的人和技术做对接,设计合理的合作模式,完善商业模式,并提供专业化的孵化服务,以支持更多老师的技术实现转化。”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 责编:李欣哲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酷炫“中国智造” 绽放巴黎奥运

  • 福建:台风过后救灾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恶劣天气,如何安全避险?
2024-07-26 09:51
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25日在四川省广元市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国将每10年组织开展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适时开展补充调查,掌握资源底数和管理状况,对古树名木建档立卡。
2024-07-26 06:15
国家航天局25日在京举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的投入使用仪式。这两颗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对大气环境与陆地生态系统开展监测,为建设美丽中国,有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2024-07-26 06:05
在很多人看来,塑料是不能导电的。但实际上很多塑料也能导电,这种塑料被称为导电聚合物。科学家们发现,让这种导电聚合物薄膜出现温差,它就可以发电,这就是聚合物热电材料。
2024-07-26 06:05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极目空间望远镜和国际上的费米卫星伽马射线监测器的观测数据,在伽马暴中发现能量高达37兆电子伏的伽马射线谱线,且谱线的能量和光度均以幂律形式演化,这是迄今观测到的宇宙天体产生的能量最高、证据最确凿的谱线,为破解伽马暴及相对论性喷流产生之谜提供了全新的重要线索。
2024-07-26 06:05
重点在于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2024-07-26 09:45
资料显示,龙卷风属于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强烈、小范围空气涡旋。当龙卷风袭来,如果身处户外,要观察龙卷风动态,及时避开其行进路径;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高围墙等,以免被砸、被压。
2024-07-25 10:25
如今,科技已经成为体育竞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提升了运动员的表现,丰富了观众的观赛体验,还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2024-07-25 10:23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由该台研究员张居甲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近期成功捕捉到超新星的爆炸激波冲破其外围致密星周物质的壮观瞬间。
2024-07-25 10:20
不少人在体检后,报告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呼气试验阳性。“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很苛刻的细菌,可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柴宁莉说:“目前Hp感染主要通过尿素呼气试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13呼气试验检测。
2024-07-25 10:19
针对近年来网络诈骗手段快速翻新、迷惑性不断增强、严重侵害公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的现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24日发布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花样翻新的骗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据介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包括:一是“共享屏幕”类诈骗。
2024-07-25 09:39
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通航作业稳步增长;空中游览、航空运动等消费新业态加速涌现;应急救援、气象探测等无人机新场景接续推出;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民航局陆续出台《城市场景物流电动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轻小型)系统技术要求》《城市场景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物流航线划设规范》等相关标准,助力城市轻小型无人机物流应用场景落地。
2024-07-24 09:54
“这是世界首台(套)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类似‘超级充电宝’,每天可储能8小时、释能5小时,全年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压缩空气储能具备大功率、长寿命、深调峰、易选址等特点,单机功率可实现数百兆瓦甚至吉瓦级的储能容量,寿命通常可达30年以上。
2024-07-24 09:48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发现了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供图)  “与易挥发的水冰不同,ULM-1这种水合矿物非常稳定。
2024-07-24 09:46
近年,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等新科技对视听行业产生着显著而深入的影响。
2024-07-24 09:40
当前,科技进步催生了一大批智慧养老“黑科技”产品,引领智慧养老新潮流:一键通呼叫、智能烟感器等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健康监测等服务;护理机器人、家务机器人等产品,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智能升降沙发、防走失定位鞋、气囊防摔衣等产品,让老年人的安全多一份保障……
2024-07-24 09:31
明确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0%,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等一系列目标。
2024-07-24 09:30
这种传统评价模式忽视了学术评价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致使不少学生盲目追求论文发表速度,却牺牲了论文质量以及自身的综合研究能力提升。
2024-07-23 02:55
我发现这个专项非常适合我,因为我希望在研究生期间能够更多地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未来投身国家航天事业。面试时,评委中有来自企业的专家提了不少理论如何应用于工程的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让我印象深刻。
2024-07-23 02:55
然而,唯论文、唯分数等陈旧的评价观念与评价模式对于学生拥抱这场学习的变革形成了显著制约,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与创新。
2024-07-23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