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形机器人何时走入百姓家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人形机器人何时走入百姓家

来源:经济日报2024-04-26 09:41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开发者大会上表示,构建人形机器人大模型,已经是AI领域中最激动人心的赛道之一。去年12月29日,在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商优必选的上市仪式上,公司CEO与其最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一同敲响开市锣。

  在产业资本争相布局、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持续迭代升级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何时能走进寻常百姓家?

  加快进入智能时代

  人形机器人的诞生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在其发展的50余年中,囿于成本高企、商业化难度大等问题,人形机器人关注度并不高。

  2022年,特斯拉推出的“擎天柱Optimus”双足人形机器人受到资本和产业链的广泛关注。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革命,让人们从原先更多关注人形机器人的运动功能,到开始真正相信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未来。

  回看来时路,人形机器人这条长坡厚雪的赛道上从不缺少开拓者。从简单的结构驱动到关节驱动,再到完成跑步、转弯、识别特定人群面孔系统的高度集成,直到如今能发挥“自主”决策等功能的高动态运动阶段,早稻田大学WABO、本田ASIMO、波士顿动力Atlas、特斯拉Optimus、小米CyberOne“铁大”、优必选Walker S等产品,不断拓展着技术的边界。

  据了解,具身智能,即跳出传统算法模型仅对计算机虚拟信息的处理,与现实物理世界进行交互。深创投创新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机械学博士尤翔宇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好载体。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臂与机器狗,人形机器人不仅可移动,而且具有类人的体态,能做出更贴近人类的交互,具备更好的通用性。

  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底层硬件和运动控制是机器人原有的基础技术,搭载AI大模型的具身智能技术则是最新的产物,也是人形机器人最富有想象空间的地方。

  中金公司认为,通用机器人需要“智能”与“机体”的有机结合,人形机器人或是最终答案。人形智能机器人基于通用型算法,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和GPT大语言模型,具备自主学习、规划、决策、执行的智能化属性,可适用于多个场景。远期看,人形机器人和AI互相促进形成飞轮效应,有望加速具身智能时代的到来。

  产业链协同发展

  在优必选的展厅,在上市仪式中递锣槌的熊猫机器人优悠,此刻正“热情”地向记者伸出手来。在触摸到优悠手部虎口位置时,会明显感觉到一股迅速收紧的握力。优必选负责人介绍,优悠可通过传感器判断人手是收紧还是松开的状态,再选择牵手还是松手。而在听到记者“口渴”的指令后,优悠立刻转向旁边的柜子,取出一瓶可乐,走前还不忘“细心”地检查柜门是否关好。最后,优悠还表演了打太极、比心等“绝活”。

  松禾资本合伙人冯华表示,松禾资本多年前便开始关注并投资人形机器人整机和零部件龙头企业。他相信,未来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一台机器人,就像现在每个人都有手机一样。

  事实上,今年人形机器人的融资确实火热。1月份,星动纪元宣布完成超亿元的天使轮融资;宇树科技在2024年春节前完成了B2轮融资,融资额近10亿元;智元机器人自去年2月份成立以来,已马不停蹄拿下6轮融资,红杉中国、高瓴创投均参投。

  资本的投入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繁荣。以聚焦机器人视觉与AI视觉的奥比中光为例,在公司展台最醒目的地方,陈列着多款机器人深度相机和激光雷达。据了解,优必选Walker S就用上了奥比中光的“机器人之眼”,引导本体完成了人机协同的上市敲锣仪式。

  “人形机器人需要像人一样自主移动、识别和交互,对3D视觉有直接且必要的需求。”奥比中光技术人员表示,目前,企业基于自主研发,已推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视觉传感器,让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从室内空间拓展到环境复杂度更高的户外场景。据了解,公司未来还计划针对人形机器人设计更适配的视觉感知方案,比如,在机器人手部区域设计更精细的“eye in hand”相机,使其更全面地感知世界。

  产业上游发展如火如荼之际,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加速试水。前有优必选Walker S进蔚来工厂“打工”,后有海尔、乐聚机器人推出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服务通用人形机器人。这款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家庭,尝试学习与执行洗衣、浇花、插花、晾衣服等任务。此外,在巡检、医疗护理、教育娱乐等领域,也均有机器人厂商入局。

  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其中,智能制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把人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某人形机器人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希望科技能将更多的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更多的想象力发散到更广阔的地方,去拓展世界的边界。

  仍需爬坡过坎

  赛道火热的同时,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也备受关注。

  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表示,产业基础技术仍需各方集中攻关。芯片、高端传感器、高精度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等底层技术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较大,面临“卡脖子”的风险。

  而就支撑具身智能的AI大模型,目前也尚未有公司能成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之上。某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AI大模型的应用涉及一个比较长的逻辑链条,包括理解语言、转化指令以及协调躯体执行动作,需要不断调试。此外,过去的机器人是就已经写好的程序去执行,而在AI大模型下则强调机器人的自主反应和决策,如何保证安全,也是一个新问题。

  高价值应用场景仍需进一步探索。目前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规模效应仍未显现,成本依旧高昂。事实上,这是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包括日本软银、波士顿动力等公司,都为这个问题苦恼。

  对此,梁靓建议,一是加快推动应用场景先行先试,鼓励重点行业和地区主动探索开放应用场景,开拓新模式、新服务、新业态;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产业协同机制,探索以应用场景牵引创新产品孵化的模式;三是发挥好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等产业平台的优势,以人形机器人大赛为载体,推动建设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各方融通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

  近年来,国家对人形机器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去年11月份,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围绕构建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重点从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营造产业生态、强化支撑能力5个方面入手,部署了3个专栏14项重点任务,对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系统性创新、工程化推进和产业化落地作出了科学筹划。

  在技术壁垒高、短期内看不到实际回报的前提下,为什么还要坚持做人形机器人?尤翔宇说,人形机器人是最易被人类接纳的机器形态。即使不知多久才能看到彼岸,也总需要有人照常拉起船帆。(证券日报记者刘 钊 刘晓一)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阿尔山:避暑胜地引游人

  • 盛夏里的向日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