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集成“五大亮点”第十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开幕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集成“五大亮点”第十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开幕

来源:光明网2024-05-17 20:18

  光明网讯(记者金赫)2024年5月17日,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北京洞见未来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北京)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大会以“未来C2:面对复杂环境的新挑战”为主题,设置主题论坛,C4ISR、无人作战、智能筹划、电磁环境认知、空间信息通信、应急指挥通信、星地时空信息网络、大模型赋能指挥控制等十五场专题论坛,以及CICC大模型与决策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大会采取“成果展览+线上交流+分支机构成立大会+特邀报告+专题交流”的形式,100余位院士专家作主旨和专题发言,全面展示指挥控制领域的智能技术装备热点和发展趋势。

  大会亮点一:成果展览

  当天,第九届中国(北京)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开幕。本届会展面积约35000平米;参展单位中民营企业占比达85%;连续参展企业约占75%;约90%的参展技术产品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现场展览通过VR/AR、3D模型、实物及人机交互演示等形式,集中展示近年来军事智能化技术装备取得的最新成果。本届博览会主要设指挥信息系统展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展区、军事训练与大模型展区、空中管理与低空产业展区、无人装备展区、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展区,共展出546家单位的2600多项展品。

集成“五大亮点”第十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开幕

  中国(北京)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是当前国内军事智能技术装备领域具有权威性、综合性、实效性的全国性展览。从今年开始,中国(北京)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和中国(南京)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将形成一年两届、南北呼应的格局,为民参军企业提供市场拓展平台,同时也为部队提升新质战斗力展示新技术新产品。

  大会亮点二:线上交流

  本届会议以“未来C2:面对复杂环境的新挑战”为主题,开展原创性的中英文论文征集,共收到400余篇论文投稿,经论文评审委员会审核,录用中文论文183篇、英文论文98篇,录用的中文论文由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CNKI收录),英文论文由 Springer 出版社正式出版(EI收录)。为了保证持续的学术交流,保障论文及时检索,本届大会论文交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5月6日-10日召开7场特邀专题论文交流,共有6位专家作专题报告,64位作者作论文交流,近万人参与线上研讨。

  大会亮点三:分支机构成立大会

  5月17日上午,为促进我国大模型与决策智能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技术创新发展,举办了CICC大模型与决策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大会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主办,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承办。会议邀请了来自“政、军、学、企”大模型与决策智能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近200人。费爱国院士,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刘玉超秘书长、张俊文秘书长助理,以及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周鹏副政委、航天科工集团智能科技研究院孙鑫副院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易侃副所长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陈海鹏主任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集成“五大亮点”第十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开幕

  大会亮点四:特邀报告

  5月18日将举行第十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主题报告会,邀请了付梦印、胡晓峰、王耀南、刘东红、张平、王自力、赵国宏、程学旗、王大轶、王晓云、孙鑫等11位院士专家,围绕“陆上无人系统认知导航技术”“AGI与新型安全困境——大模型涌现带来的意识悬疑与战争迷思”“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及发展趋势”“科学研究第五范式赋能指挥控制应用的思考”“未来通信技术使能国防建设”“质量强国时代的可靠性系统工程”“基于场景的时敏目标杀伤网设计”“社会认知计算:度量、建模与应用”“基于能力量化的无人系统自主运行技术——可诊断性、可重构性和可观测性”“6G通感一体的思考和实践”“新挑战与新技术条件下对指挥控制的思考与探索”等主题作主旨报告。

  大会亮点五:专题报告

  5月17日下午,举办了“大模型赋能指挥控制能力建设管理论坛”“空间信息通信技术论坛”“新型指挥控制网络技术论坛”“智慧物流与供应链韧性和安全论坛”“星地融合时空信息网络与安全服务论坛”5个专题论坛,共有33余场专题报告。

集成“五大亮点”第十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开幕

  5月19日,将举行“C4ISR理论与技术高峰论坛”“智能指挥与控制论坛”“智能筹划技术论坛”“平行智能指挥控制与管理论坛”“电磁环境认知与利用论坛”“空天信息智能应用论坛”“智能化反恐技术论坛”“应急指挥通信与智能调度论坛”“空天地立体网络电磁频谱高效安全利用论坛”分为10个专题论坛,共有80多场专题报告。内容涵盖了军事智能装备技术发展领域诸多方面,涉及C4ISR、智能指挥与控制、智能筹划、平行智能、电磁环境认知与利用、空天信息、智能化反恐、应急指挥、无人化指挥控制、星地融合、空天地立体网络等新颖内容。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打通生命线 挺进“孤岛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5亿亩。
2024-06-20 10:39
记者6月19日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获悉,由该研究所研发设计、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近日完工交付。
2024-06-20 10:38
“这些金属电极就是‘探测器’,布设电极后,就可以给堤坝做‘CT’。”将电缆接到不远处的黄色设备上,不一会儿工夫,反映堤坝内部结构的电阻率曲线就在屏幕中显现出来。
2024-06-20 10:37
广州黄埔区,已聚集有低空产业链企业51家,这些企业正通过科研与产品创新推动更多“低空经济+”场景落地,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低空经济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2024-06-20 10:36
当前,全国各地进一步学习领会大食物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深入树立、践行大食物观中,科学传播应发挥重要作用,精准阐释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有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2024-06-20 10:34
为了解类星体在再电离时代所扮演的确切角色,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和分析遥远的类星体。
2024-06-19 10:05
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教授罗根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在多核钛氢化物介导的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4-06-19 10:03
世上是否存在“无摩擦”的冰?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教授、王恩哥院士等组成的研究团队给出了肯定答案。
2024-06-19 05:20
18日,国家卫健委就健全机制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傅卫表示,目前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市县,并向社区和乡村基层延伸覆盖。
2024-06-19 05:20
“我们已基本掌握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建造关键技术。专项形成了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方面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指导性设计原则,向工程化应用迈进一大步。
2024-06-18 10:02
鉴于恒星坍缩的极端物理特性,中子星的旋转速度快得惊人——自旋一周只需几秒钟甚至几分之一秒。团队成员表示,这颗天体高度疑似中子星,却在非常“悠闲”地发射无线电脉冲,如此缓慢的速度严重不符射电中子星的一般行为。
2024-06-18 10:00
5月15日,广东省广州市,小鹏汇天广州研发中心,“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现场。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业内通常认为是3000米以下)为依托,以飞行器为主要载体,涵盖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各种低空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
2024-06-18 09:58
沙漠边缘的胡杨、沙拐枣将根系深深扎进沙子里,它们吸收非常有限的水分就能生长。如今,经过选种的沙拐枣、柽柳、梭梭等优良固沙植物,正在沙漠中顽强生长,为治理荒漠化作出持续贡献。
2024-06-18 09:57
赵善芹驾驶智能收割机进行麦收作业。赵善芹是阳谷县的“新农人”,2013年,他成立专业农机合作社,流转承包850亩土地种植小麦。”去年,北彭新村村民王先锋自己播种的玉米出现倒伏,今年赵善芹驾驶智能播种机,从灭茬到播种一气呵成,精细控制种植密度。
2024-06-18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