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地下“撑开一把伞”——我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综合技术攻关纪实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在地下“撑开一把伞”——我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综合技术攻关纪实

来源:科技日报2024-08-28 09:47

  ◎科技日报记者 梁 乐 朱 彤

  盛夏的新疆准噶尔盆地,热浪滚滚。在位于其东缘的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吉庆油田作业区(以下简称“吉庆油田”),一枚垂直向下挺进的钻头,在地下约4000米深处紧急“刹车”。

  “就是这里,找到页岩油了!”作业区钻井平台上爆发出一阵欢呼。

  很快,钻头重启,来了个90度旋转,沿着水平方向继续前进。

  “我们不仅实现了在地下几千米深处垂直钻探,还能使钻头在地下拐弯,进行水平钻探,这大大提升了页岩油的勘探率和成功率。”8月5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经理郭旭光自豪地说,经过十多年科研攻关,吉庆油田已初步构建起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综合技术体系。

  寻找甜点区

  页岩油,是指储藏在页岩中的石油资源。这种非常规原油很难开采,有人形象地称其为“从石头缝里挤出的油”。此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才有能力开采页岩油气。

  吉庆油田企业高级专家梁成钢介绍,我国页岩油以陆相为主,主要分布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相比北美海相页岩油,其连续分布面积偏小、成熟度偏低、黏土含量偏高,开发难度极大。曾几何时,有的外国专家甚至认为,在准噶尔盆地钻探页岩油井是“天方夜谭”。

  “不信邪”的中国石油人迎难而上。2011年,新疆油田在吉木萨尔凹陷,部署了第一口直井——吉25井,并成功获得页岩油工业油流。经过专家勘探估算,这片区域的页岩油储量逾10亿吨。当时,这一消息震动了整个石油界。

  次年,新疆油田在这片区域又部署了一口水平井——吉172-H井,第一年年产量就突破8000吨。

  “发现高产油井后,我们以为也能像北美一样,在凹陷内打井就能采出页岩油。”梁成钢回忆道,“然而,在部署了一批工业化试验井后,却发现事与愿违。”

  “井一口口打下去,但产油量却差距很大。”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研究所工程师何吉祥说,有的井日产量突破百吨,有的井日产量只有个位数。

  由于未达到稳定高产的标准,后续钻井作业被迫按下“暂停键”。

  何吉祥告诉记者,在国外,把含油性好、开采价值大的页岩油有利部位称为“甜点区”。由于我们没有找准自己的“甜点区”,才使得开采效果远未达到预期。

  从头再来,追根溯源。在一间存放着上万块岩心样品的仓库里,科研团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在样品的纳米、微米级的孔隙和裂缝中,寻找“甜点区”的蛛丝马迹。

  “那两年大家都憋着一口气,在不断的自我怀疑和否定中奋力前行。”何吉祥说。最终,团队刻画出陆相页岩油的地层特征,找到了“甜点区”的分布规律。

  与此同时,该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多个参数的定量“甜点”评估技术。这一突破也填补了我国陆相页岩油油藏理论空白。

  提升钻遇率

  陆相页岩油勘探难,难在储油层之深,更难在“甜点区”之薄。

  在吉庆油田作业区,储油地层平均深度达3800米。深藏其中的“甜点区”如同波浪般起伏分布,平均厚度仅有1.5米。这无疑给勘探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勘探钻头刚打到‘甜点区’内部,不出几十米又钻了出去,就像开车行驶在没有路灯的乡间小道,一不小心就会开出路面。”吉庆油田地质研究中心二级工程师岳红星介绍,业内将钻头找到油层的概率称为钻遇率。四年之前,国内这个指标一直停留在50%以内,这意味着岩层中布设的管道有一半采不出油来。

  2020年,吉庆油田获批建设首个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要实现商业化规模开采,提升钻遇率至关重要。

  吉庆油田页岩类型为混积岩,组分含量十分复杂,很难找到规律性,因此需要更加精细的岩相分析。“国际上有一种方法,在钻头上携带设备实时分析岩相,但成本太高。”岳红星说,为解决这一难题,大家每天都会进行“头脑风暴”,有时甚至讨论到凌晨。

  有人提出,用碳酸盐含量来判定储油层位置。这在业内并无先例,好在这种方法成本很低,他们决定尝试一把。

  科研人员对采集于“甜点区”内外的岩屑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比对。结果发现:碳酸盐矿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并与页岩含油量呈现负相关。

  “我们在钻井现场加了一道岩相分析,随时对采集上来的岩屑进行矿物分析。如果碳酸盐含量过高,我们就调整钻头角度,直到碳酸盐含量回到正常水平。”梁成钢告诉记者,这种方法将钻遇率提升至80%以上。

  基于全新的岩相矿物含量分方法,以及不断改进的其他导向手段,吉庆油田形成一套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黄金靶体”理论和技术体系。“‘黄金靶体’就是让钻头始终平稳穿行于‘甜点区’,将钻遇率提升至9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梁成钢说。

  取代磕头机

  对于常规油田来说,只需一口直井打下去,原油就可以借助地层压力自动流出地表。而页岩油的开采则需要直井和水平井精妙配合,犹如在地层中“撑开一把伞”,通过压裂的方法,为隐藏在岩石细密孔隙里的原油,构建四通八达的“路网”。

  2013年,吉庆油田引入了国外压裂技术,但该技术很快就“水土不服”。

  “地下4000米左右的地层,处于高温高压的极限状态。这导致钻头和供电管路损耗率极高,严重拖慢施工进度。”梁成钢说,加之压裂材料价格昂贵,使得开采成本直线上升。

  面对施工难题,吉庆油田开始探索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该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高密度切割+高强度改造+低成本材料”。

  “采用该技术后,吉庆油田不到50天,就完成了58号平台8口井的压裂作业。而在此前,压一口井就需要50至60天。”梁成钢介绍。

  记者在58号平台看到,“藏”在集装箱式小房间里的无杆泵,取代了传统的“磕头机”,将数千米之下的页岩油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地面。

  “依托物联网技术,无杆泵采油平台的温度、压力、计量等参数,会自动传输到中控室,实现了无人巡检。”吉庆油田工艺研究中心助理工程师曹鹏禹对记者说。

  此前,由于地下环境恶劣,每隔70多天,传统无杆泵就要进行一次检修,更换一次核心部件。“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目前无杆泵整体检修周期可延长到400多天。”曹鹏禹说,“无杆泵身材小巧,还可减少80%的地面管网。”

  今年,吉庆油田将完成100口页岩油钻井,新建产能60万吨以上。这意味着,平均三天多,就能钻出一口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疆油田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宝成表示:“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页岩油气开发迈向主流化、常规化,为增强国家能源安全和自给能力作出新的贡献!”

[ 责编:李欣哲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 探访祖国最西端的天地“超级驿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每一项重大科技应用取得突破前后,均有对其理论上的持续争论。著名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引发的人与仿生人之间界限的讨论虽产生于20世纪,但一直延续至今,其蕴含的法律问题是人工智能究竟是否具备法律人格。
2024-09-13 10:14
移动物联网是以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为载体,通过多网协同实现人、机、物泛在智联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2024-09-13 10:14
据了解,“晓医”依托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基于大量资深中医诊疗经验和专业知识图谱数据,构建了规模大、覆盖病种全的知识库,包括中医病症知识“400+”种、穴位知识“400+”种、常用中草药“300+”种、古代医案“6200+”份等。
2024-09-13 10:13
目前,北京市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度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区域之一,拥有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装备、零部件及材料”的完备产业链条,呈现出以设计和制造为引领、装备强势支撑、封测加速成长的态势,形成以集成电路双“1+1”工程等新代际重大项目为带动,北方华创等龙头企业为牵引的快速发展态势。
2024-09-13 10:12
这是该量子随机数发生器芯片继今年3月取得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中心检测报告后的又一重大进展,进一步加速国产量子安全产品的规模化应用落地。
2024-09-13 09:12
今年是美敦力全球创新75载及在华全面发展3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
2024-09-12 20:41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水利枢纽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今年9月12日是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开工30周年的日子。
2024-09-12 10:26
新中国成立75年,写下了农业发展巨变的伟大历史篇章。党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了新底气,让农民世代居住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有了新希望。
2024-09-12 10:24
记者调查发现,免密支付、先用后付、极速付款、小额自动扣费等网络支付设置,这些支付手段在为网购服务提供便利的同时,却让不少消费者头疼不已,甚至有时候一不小心误操作就掉进陷阱,“莫名其妙”就花了钱。
2024-09-12 10:23
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预防出生缺陷,守护生命起点健康”。
2024-09-12 10:21
截至9月9日16时,海南省12345热线受理涉及台风“摩羯”的相关诉求60536件,办结45964件。
2024-09-12 10:15
10日,首批6辆身着轻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衣”的重载铁路货车缓缓驶出生产线,展现出轻量化智能化的“科技范”,标志着全球首批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重载铁路货车正式下线。
2024-09-11 04:25
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AI(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出现,AI绘画加速发展。AI绘画是继CG绘画(计算机生成绘画,即在平面设计软件辅助下进行绘画)、DSE绘画(数字特效绘画,
2024-09-11 04:25
NGC 4278具有致密的对称射电喷流结构和相对较弱的射电辐射,但其甚高能伽马射线辐射效率却显著高于射电星系,与耀变体相当。
2024-09-11 09:57
记者1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当天,该院165所铜川试验中心亚洲最大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圆满成功。
2024-09-11 09:56
9日,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联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2023》和《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2024》。
2024-09-11 04:2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消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消费能力,
2024-09-10 04:10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岩浆是极度贫瘠还是丰富,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科学家的难题。传统观点认为,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岩浆供给极度贫瘠。然而,最新的研究成果颠覆了这一观点。
2024-09-10 10:23
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常常难以找到满意的服务商,服务商有时也无法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取得企业信任。
2024-09-10 10:20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吉林省正通过实施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技术,守护着“耕地中的大熊猫”。
2024-09-10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