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银河村:湿地保护引来“金凤凰”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银河村:湿地保护引来“金凤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9-25 04:20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光明日报记者 张文攀 闫磊

  黄河流出宁夏最后一段,在石嘴山市惠农区调皮地“扭动腰身”,冲刷出一片湿地河滩。人们沿岸而居、依河而生,渐渐有了银河村。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银河村:湿地保护引来“金凤凰”

银河湾成为候鸟天堂。陈小组摄/光明图片

  暑气减退的午后,沿着银河村外砂石小路走向2公里处的黄河岸边,只见万亩湿地芦苇摇曳、飞鸟嬉戏,与远处的嵯峨贺兰山相映成趣。不少游客举起手机,记录这多姿美景。“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河滩地,种地放牧是村民的主要营生。现在,银河湾已经是植物和鸟类的地盘喽!”银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学锋几句话,揭开了银河村蝶变的故事。

  诚然,对于银河村村民来说,亲水而居的记忆,并不总是美好如初。“连年耕种放牧,湿地逐渐沙化,一场大风,黄沙就把田间沟渠给淤了,年年开春挖沙清渠。”村民杨兴平曾经种了1000亩河滩地,虽然广种薄收,但也舍不得“割爱”。

  “户均几百亩,哪个都舍不得退。有村民说,河滩地不让种,心里感觉像‘死’了一回。”王学锋告诉记者,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给大家讲退耕还湿的生态效益和长远价值。渐渐地,种植大户松了口,大家都跟紧退耕的步子,全村一共退了1万亩河滩地。

  退耕还湿,是银河村从“后进村”向“后劲村”蝶变的开始。自打湿地还给自然,黄河岸边就大变样了,土生土长的红柳从稀稀拉拉变得密密麻麻,慢慢长成了3000亩的天然红柳林,逐步把一座座沙丘包围,村民们都说,“沙子有腿也跑不起来了”。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银河村:湿地保护引来“金凤凰”

银河村村民柏波正在大棚里管理无花果。石亮摄/光明图片

  生态向好,银河湾迎来首批游客——候鸟。“经常到河滩上遛弯的村民发现,不知啥时候来了这么多鸟,也叫不上名字。”王学锋说,从秋季到来年春季,数不清的鸟类在这里栖息,直到络绎不绝的摄影爱好者扛着机子追过来,大家才知道这些都是迁徙的候鸟,银河湾是它们的能量“补给站”。随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黑鹳、白头鹤等频繁来银河湾“打卡”,这里的监测鸟类达324种。银河湾的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达18种,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0余种。2019年,这里还被评为自治区级湿地公园,银河村开始美名远扬。

  “面子”扮靓的同时,银河村也在踅摸,“里子”怎么变厚实?2017年,银河村通过集体股权改革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与驻地的粮食储备库合作代购玉米,还给周边的建筑公司、养殖园区提供建筑材料、购销水果等。合作社当年盈利“第一桶金”32.8万元。

  一番“牛刀小试”,给村民带来了发展希望,然而,作为“领头雁”的王学锋,短暂喜悦后又陷入沉思,“依附企业终究不可持续,且联农带农效果不明显,乡村振兴还是要有自己的产业”。

  2019年,自治区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银河村作为试点之一,经过重新规划,迎来了发展拐点。黄河草滩、万亩湿地、候鸟天堂、观鸟基地、摄影创作基地……这些不都是银河村发展农文旅的优势吗?村党支部外出学习考察后,计划整合闲置宅基地、河滩地等,利用集体资金打造旅游区。

  不料,村民却“不买账”。村民代表大会上,大家的疑问一长串。为了让村民了解银河村的生态优势和发展潜力,村党支部带着村民代表到陕西等地观摩,做思想动员。“一边整合资金配套基础设施,一边鼓励村民结合自家情况参与到乡村旅游中,双管齐下嘛!”王学锋说,从2020年开始,银河村陆续建设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游客接待中心、火车皮创意餐厅等,申报获批了国家黄河郊野公园银河湾段项目,建设了黄河农耕文化数字体验中心、黄河根雕艺术馆等,银河湾生态旅游区获批国家3A级旅游区。

  退了河滩地的村民,新营生各式各样。有人借着多年放牧经验,在村里的集中养殖园区规模化养殖肉牛;有人将闲置院落改造成特色民宿,专门接待湿地观鸟的游客;有人承包土地种植瓜果,搞起了休闲采摘。年轻的村民柏波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回村流转土地建了6栋小拱棚种植无花果,借着乡村旅游的客流量,好果子根本不愁卖。“一栋棚年产2000斤左右,基本供休闲采摘了。”柏波说,原来种河滩地的父母也主动到大棚学习新的种植技术。

  “立秋后,大批迁徙候鸟陆续到来,一到周末,观鸟的游客爆满,走的时候都不会空着手!你看,桃子刚采摘完,李子就接上了。”银河村李家采摘园负责人李占平告诉记者,游客不光乐意来、体验好,还购得欢呢!

  保护一片湿地,带活了一个村子,引来了致富的“金凤凰”,让银河村吃上了“旅游饭”。去年,村子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7万元,村集体收入达140万元,连续三年破百万元。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25日 05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熊猫搬新“家” 我国再添一座大熊猫基地

  • 第138届广交会闭幕 到会境外采购商人数创新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2025-11-05 04:20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