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CES见证中国创新力量:海信引领显示技术革命与AI智慧生活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CES见证中国创新力量:海信引领显示技术革命与AI智慧生活

来源:光明网2025-01-09 13:35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科技盛会,CES(消费电子展)不仅是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平台,更是预测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

  美国东部时间1月7日,以“DIVE IN”(沉浸)为主题的CES 2025正式拉开帷幕。超过15万名行业参与者和4000多家参展商齐聚拉斯维加斯,展示最前沿的创新成果。其中,中国企业再次成为展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根据展会网站上公布的名单,超过1300家中国公司将在此次展会上展示最新产品,占4500家注册参展商的1/4以上,使中国成为今年最大的外国参展商,持续创下历史新高。

  在这场科技的狂欢中,中国企业不仅带来了数量上的优势,更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

  就在CES开幕前一天,海信在拉斯维加斯举办显示技术发布会。基于全新一代信芯AI画质芯片和RGB-Mini LED芯片等技术突破,海信正式发布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突破了光色同控的行业难题,在色彩表现和节能等方面实现行业引领,成为百年电视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时刻。

CES见证中国创新力量:海信引领显示技术革命与AI智慧生活

  “回顾显示技术的百年长河,我们清晰地看到,电视从最初的黑白影像发展到如今的绚丽多彩,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光技术的变革驱动。”海信视像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炜在发布会上说。

  依托于海信在“两颗芯”的突破,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实现了显示从传统的黑白背光到RGB多基色背光、从单一的控光进化为光色同控的重大跨越,在色彩纯度、色域面积、色彩体积、控色精度等几个维度都实现了对量子点技术的超越,全面超越 QD-OLED,推动液晶电视从黑白单色背光控制正式进入RGB多基色背光控制显示时代。

  搭载这一全新显示技术的全球首台116英寸RGB-Mini LED大屏电视也在开幕的CES 2025上首度公开展示。对于海信,这是延续了近年来在CES上的惯例——年年有新技术、次次有新产品;而对于行业,则是攀上了一个努力已久的技术顶峰。

CES见证中国创新力量:海信引领显示技术革命与AI智慧生活

  除了显示技术的突破,CES上,海信还展示了其智能家居平台ConnectLife,整合了旗下多个品牌的产品和服务,覆盖智能厨房、智能洗护、智能空气护理等多个生活场景,全面提升用户的智慧生活体验。例如,AI食材识别功能可以通过手机拍照识别食材,并基于大数据模型生成匹配的菜谱;AI膳食计划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创建周度菜谱计划,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这些智能化的应用,不仅让家庭生活更加便捷,也展现了海信在AI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CES见证中国创新力量:海信引领显示技术革命与AI智慧生活

  近年来,中国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和市场开拓,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逐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特别是以海信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凭借其在显示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再一次闪耀CES,吸引全球的目光。

  始于1967年的CES已远超其最初作为小工具和电子产品展示会的初衷。“从约翰迪尔的拖拉机到AI驱动的健康诊断和自动驾驶汽车原型,CES更像未来照进现实的地方。”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总裁法布里齐奥说。

  在CES 2025的舞台上,海信发布的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和全新AI技术突破及场景应用,不仅是技术上的飞跃,也标志着中国科技正在走向世界,点亮未来的美好生活。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如海信的中国企业登上国际舞台,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和改变。(肖春芳)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