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信息化设备助力亚冬会短道速滑精准判罚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信息化设备助力亚冬会短道速滑精准判罚

来源:科技日报2025-02-11 09:22

  2月9日,第九届亚冬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A组决赛在哈尔滨举行,中国队夺得冠军。新华社发(兰红光摄)

  2月9日,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短道速滑项目结束了所有比赛,在全部9个项目中,中国队最终收获2金2银4铜。

  短道速滑,这项速度与激情并存的比赛项目,总是能吸引无数眼球。在冰面上,运动员们如离弦之箭,飞速滑行,完成一圈又一圈的激烈角逐。那么,在如此高速的运动中,如何确保比赛计圈的精确性,避免人工记圈可能出现的误差,又如何保证裁判评判的公正与准确?

  亚冬会执委会给出了答案。今年,短道速滑赛事引入了由哈尔滨体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冰雪基础理论与训练方法重点实验室教授单保海团队自主研发的信息化竞赛保障设备。这一设备已在冬奥会等国际赛事中大放异彩。针对本届亚冬会,团队更是对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

  计时计圈:精准记录,公正透明

  信息化竞赛保障设备由成绩处理系统、录像回放系统、计时记圈系统三大核心部分组成。成绩处理系统彻底解决了我国以往单机版系统规则更新滞后、信息发布缓慢的问题。通过网页与软件客户端的深度融合,设备可将比赛成绩实时发布于互联网,极大地方便了成绩的查询,推动了无纸化竞赛进程。如今,它已成为我国短道速滑国家级赛事的专用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计时记圈系统能够实时记录每位运动员的滑行圈数,并将数据同步显示在屏幕上,让观众和教练对比赛进程一目了然,大大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和信息透明度。在接力比赛中,这一系统的优势尤为明显。面对场上众多运动员以及频繁发生的摔倒、碰撞等意外情况,计时记圈系统为每个队伍独立提供了剩余圈数显示,成为裁判判断运动员是否完成比赛及剩余圈数的重要依据。同时,它还能在混乱的比赛中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清晰的指示。

  此外,单保海团队研发了速度滑冰电动切光计时设备,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白。按照速度滑冰项目的规定,在运动员出发后,每次通过终点线时,需要由电子设备记录运动员的单圈滑行时间,并在最后通过终点线的瞬间,计取总成绩。“速度滑冰电动切光计时设备的原理是在终点线放置激光发射器,当运动员冰刀通过终点线瞬间,切断发射的激光束,由软件系统计算和提取时间。”单保海介绍。

  录像回放:赛时再现,赛后分析

  短道速滑比赛,竞争激烈,精彩纷呈。运动员们在仅111.12米的单圈滑行距离上,以超过5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驰。当多名运动员同场竞技时,身体接触频繁,犯规行为时有发生。仅凭肉眼,难以准确判断哪个运动员犯规。

  此时,团队自主研发的录像回放系统可发挥关键作用。它能够详细记录比赛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运动员的滑行路线、身体姿态、相互之间的接触等。通过慢动作回放和多角度展示,裁判长能够精准判定犯规情况,确保比赛的公平与公正。

  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汪宇峰介绍,目前,我国自研的短道速滑比赛录像回放系统,不仅具备国际滑联录像回放设备各项功能,还创新研发了“直道+追踪”双屏显示功能。该项功能相较于国际滑联的设备,额外增加了一个可供裁判长判断的场景。届时裁判长可以同时观看两个屏幕,减少了因屏幕间频繁切换而导致的思路干扰。这一技术创新为比赛时缩短裁判长观看时间、快速做出判断、准确进行判罚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系统在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短道速滑比赛首次投入使用,得到了国内及国际裁判长的一致好评。

  同时,回放系统还能够将犯规视频推送给教练员区、现场大屏幕以及电视转播等,让观众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比赛中的犯规瞬间和关键细节。这不仅保证了赛事的公平与公正,还增强了观赛体验,提高了赛事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我国的录像回放系统,也是国内裁判长学习提高判罚水平的重要工具。”汪宇峰介绍道。通过反复观看录像回放,裁判们能够学习和总结判罚经验,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这一系统不仅为裁判提供了更准确的判罚依据,还有助于提高裁判的判罚水平和一致性,从而推动裁判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此外,团队研发的录像回放系统、成绩处理系统所收集的数据还会被纳入大数据库,用于后续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能够为教练和运动员提供宝贵的比赛信息,帮助他们分析技术动作、战术执行等方面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记者朱 虹)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走!去马街“赶”一场曲艺大集

  • 浙江金华:五彩板凳龙迎元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2025-02-11 09:32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025-02-11 09:31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025-02-11 09:30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近日,深度求索(DeepSeek)旗下DeepSeek-R1、V3、Coder等全系列大模型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为促进超算算力一体化运营、打造国家算力底座,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去年4月正式上线,覆盖科学计算、工业仿真、人工智能(AI)模型训练等各个领域。
2025-02-10 10:11
当前AI(人工智能)正在逐渐改变世界,成为政府决策、医疗干预、金融交易、司法审议、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2025-02-10 09:28
张学勇介绍,科研人员挑选了17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对它们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进行从头“组装”,最终得到了高质量的基因组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将推动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研究迈入大数据时代,加快重要基因的挖掘与利用。
2025-02-10 10:04
很多人说睡前吃宵夜不好,最常说的理由就是会长胖。其实,长胖跟吃夜宵本身并没有很大关系。
2025-02-08 10:16
冬日暖阳下,搭乘摇橹船泛舟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道如巷,河汊如网,如入画境。
2025-02-08 10:14
该研究团队就如何度量全球尺度土壤水分站点空间代表性、如何表述地面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又如何影响站点的代表性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他们提出了新指标“站点相似面积比”,该新指标的优势在于不仅考虑了卫星像素内环境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还考虑了站点的下垫面情况。
2025-02-08 10:04
在山东省邹城市,有着百年传承历史的非遗——火虎表演,也以全新面貌迎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春节期间,天津游客孙先生来到河南省开封府景区,沉浸式体验开封市首个全息侦探剧目《闸口盘车案》表演。
2025-02-08 09:58
托卡马克最初是由苏联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齐莫维齐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是一种利用磁场约束带电粒子来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
2025-02-08 09:22
踩着“咯吱、咯吱”作响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时不时俯下身子仔细查看。大年初三中午,塔里木油田油气运销部管道工程师胡毅正和同事沿着线路做检查。
2025-02-07 09:29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海拔2827米,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西南丽江卫星数据接收站(以下简称丽江站)就坐落于此。唐梦月之前一直在北京密云卫星数据接收站工作,2023年7月,他主动请缨支援建设,从北京来到了丽江。
2025-02-07 10:07
记者从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完成国土绿化任务超1亿亩,包括造林6669万亩、种草改良4836万亩,其中,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3683万亩。
2025-02-07 10: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