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标识,让AI生产的内容“亮明身份”
首页> 科技频道> 人工智能 > 正文

标识,让AI生产的内容“亮明身份”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3-27 05:10

  【经济界面】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光明日报通讯员 柳素雯

  夜深人静时,有人找它线上聊天、获取慰藉;视频带货时,有人用它快速生成营销文案;同学聚会时,有人用它现场作诗助兴……它,就是很多人眼中的“生活好帮手”“工作好搭子”——人工智能(AI)大模型。

  近期,多款大模型产品横空出世、风靡全球,再次掀起人工智能热潮。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虚假内容,或为吸引眼球、赚取流量,或试图以假乱真、造谣诈骗等,带来一定风险和隐患,引发社会关注。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关键点,通过标识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如何让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亮明身份”,不再“真假难辨”?如何破解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难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标识,让AI生产的内容“亮明身份”

江苏省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上展示的人形机器人。新华社发

  人工智能合成让人真假难辨

  小猫小狗随着音乐跳起舞蹈,家中“萌娃”大战公鸡……在短视频平台上,人们不时会刷到类似视频。其实,一些传播量、点赞量都很大的“神奇视频”并非是真实的,而是由人工智能生成合成的。

  所谓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为生成合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提供了便利工具,海量信息得以快速生成合成并在网络平台传播,在促进经济发展、丰富网上内容、便利公众生活的同时,也带来生成合成技术滥用、破坏网络生态等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些喜欢我参演的影视剧的观众,被AI换脸视频骗得很惨,这个性质非常恶劣。”一位演员说,希望能建立更好的规范。实际上,不少公众人物都遭遇过类似问题。

  公安部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全国共发生“AI换脸”类诈骗案近百起,累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亿元。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日益逼真,也催生虚假消息传播、身份信息冒充、恶意内容生成等新型安全风险,并削弱着公众对网络传播内容的信任根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说。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权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本身存在不可解释性问题。大模型运作机制不透明,产生的“黑箱”属性导致不可解释性。这种不可解释性降低了可信度,使得输出的内容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和偏差,特别是在医疗、金融等领域,难以满足严苛的可信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表示,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术降低了内容“伪造”“造假”等的时间成本,尤其在图片、音频、视频等领域,从早期引起广泛关注的“换脸”工具,到伪造人声、通话视频的诈骗活动,再到“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等热点事件,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深度伪造、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抄袭侵权等问题,对包括内容治理在内的网络空间秩序构成挑战,对治理工具、方式和手段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共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其中当年新增238款备案。

  “当前,大模型能够生成高真实感的文本、人像、场景、音频,普通民众不借助检测工具往往很难辨别内容真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数字内容合成与伪造检测实验室主任、研究员曹娟认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落地应用,生成合成内容的数据规模快速增长,对生成内容进行全面检测成本太高。生成合成内容适用场景大幅扩展,助长了欺骗场景多样化。

标识,让AI生产的内容“亮明身份”

在山东青岛某中学举行的科技节活动中,学生们观看机器狗表演。 光明图片 张鹰摄

  打造可信赖的AI技术

  《办法》的推出是我国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安全治理、促进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引导技术向善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构建安全可信生态的关键一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办法》重点解决“哪些是生成的”“谁生成的”“从哪里生成的”等问题,推动由生成到传播各环节的全流程安全管理,力争打造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

  针对服务提供者,《办法》明确,应当对文本、音频、图片、视频、虚拟场景等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在提供生成合成内容下载、复制、导出等功能时,应当确保文件中含有满足要求的显式标识;应当在生成合成内容的文件元数据中添加隐式标识。

  针对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办法》提出在应用程序上架或者上线审核时,应当要求互联网应用程序服务提供者说明是否提供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服务,并核验其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相关材料。

  针对用户,《办法》提出,用户使用网络信息内容传播服务发布生成合成内容的,应当主动声明并使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标识功能进行标识。

  此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本办法规定的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不得为他人实施上述恶意行为提供工具或者服务,不得通过不正当标识手段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办法》以合理成本提高安全性,促进人工智能在文本对话、内容制作、辅助设计等各应用场景加快落地,同时减轻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术滥用危害,防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传播虚假信息等风险行为,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该负责人说。

  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张凌寒认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制度具备独特制度价值。标识能够有效区分出人工智能生成合成的信息,防范虚假信息的传播利用;标识能够帮助用户快速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的相关属性或参数信息;标识能够协助监管部门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实施评估、追溯等监管,推进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合法合规发展。

  张凌寒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制度主要关注“是否机器生成”的形式判断。随着标识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未来标识制度能够发挥更为丰富的功能,从形式判断逐渐转向“是否足够可靠”的质量判断,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标识,让AI生产的内容“亮明身份”

  安全治理进入“深水区”

  良法善治,重在实施。

  为推动《办法》落地实施,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同步发布,更好地指导相关主体规范开展标识活动。

  “当前,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已从危害探讨进入实际执法的深水区。”曹娟说,大模型生成技术迭代更新很快,平均两个月就会出现新的里程碑模型,提升针对新生伪造方法的泛化能力至关重要,需要摒弃“来一个打一枪”的事后思维,构建AI鉴伪底座模型,提高鉴伪模型的泛化适用性能。

  曹娟表示,要研究精准化对抗鉴伪技术,防范恶意逃避风险。同时,降低对无害生成内容传播的影响,兼顾生成内容应用的发展与治理,打造全民化伪造检测工具,推动人人可用鉴伪。

  “可以预见,我国人工智能安全执法将延续重点事项监管、促进产业有序发展的方向。”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副所长金波说,伴随标识管理与算法备案、安全评估等机制逐步实现有机衔接,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合规或将成为相关部门开展人工智能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的重点关注领域。在此进程中,如何平衡好发展与安全、创新与责任,提升执法的专业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从而培育出安全、开放、公平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环境,还需要深入探究。

  “此外,‘人的因素’应融入人工智能标识管理的全过程。”金波表示,要着重提升公众对信息内容真实性、来源可追溯性的评估能力,积极培育公众的人工智能素养,确保人工智能技术成果普惠共享。

  在陈纯看来,《办法》的落地离不开全社会凝心聚力和协同配合。地方主管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可共同参与,形成标识工作先行的多点协同内容治理网络,推动标识工作行稳致远。此外,有必要建立全国性的内容标识公共服务平台,以可视可交互的实际操练形式,促进公众和产业深入理解标识工作。

  “生成式人工智能促使信息技术从普通工具属性向‘思维伙伴’型高智能化工具属性进化,带来颠覆性发展机遇,未来势必成为我们的必备技能,这要求我们在使用时切实正确理解并管理人工智能。”陈纯说。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27日 15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