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毅力,将个人兴趣与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从小事做起,到艰苦的地方去。”
——国家卓越工程师奖获得者方向晨
“我曾经回答过一个年轻人的提问,幸福的源泉是什么?幸福,就是你对社会有用,你被社会所接受,你被社会所认知。”
4月2日,在燕山石化举办的“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国家卓越工程师专场宣讲报告会上,“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阐述了“幸福”的真谛——能够将个人志趣融入国家的需求,在正确人生追求的指引下,始终如一投身科技创新工作,方向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由兴趣到使命,将“论文”写在石油炼制生产线上
方向晨的科研之路开始于一个“美丽的错误”。高考时,因不清楚化学与化工的区别,热爱化学实验的他错报了化工专业。好在他很快调整好心态,坚守下来:“有一阵子很失落,但既然已经选了,就抱定‘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结果发现化工也很有趣,有很多东西需要创新。”
大学毕业,方向晨被分配到研究院。当时,院里最主要的专业是加工工艺、催化剂,面对我国加氢技术自主化的迫切需求,他没挑“热门”,而是一头扎进“催化反应动力学”这个基础领域,深耕“加氢裂化”技术,一待就是十几年。
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有近20种类型,哪种更合适?方向晨的答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是科研最有力工具。”他仔细翻阅相关文献,保持思考,带着审视的态度对文献进行去伪存真。“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永远都只能是侏儒。”方向晨说。
方向晨用3个月搭建加氢裂化反应模型框架,历经5年试验验证、7年推广应用,通过“分子结构导向转化”理论,构建起贯通理论、技术、工业应用的创新体系。
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发展需求,他主持开发了10余项具有引领性意义的炼油加氢技术,推动我国加氢裂化技术跻身国际前列。
燕山石化炼油厂青年技术人员赵家兴表示,方向晨在专业领域上的深耕令他印象深刻。在知识大爆炸时代,技术人员易受热门领域诱惑转换方向,而方向晨从参加工作到担任院长始终专注同一领域:“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我们这些一线技术人员应该学习的。”
把企业当平台,带着问题和思考去生产装置做“学生”
科研的高楼,从来都是从夯实每一块“小事”的基石开始。
刚毕业时,由于动手能力不足,他和同期的大学生被工人认为“赶不上国家高中毕业生”。方向晨发现,工人更看重日常做事和实操能力,而非单纯理论知识。为此,他从“小事”扎根,认真观察生产现象,还主动将现象与所学的反应工程、仪器分析等知识结合,向工人解释背后原理、提出改进办法,逐渐获得了认可。
初入职场在实验室倒班的经历,让方向晨深切体会到从小事做起、“唯细、唯实、唯知”的重要性。
对此,他特别建议青年科技工作者:“放下理论优越感,在基层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时用专业知识创造价值。”
企业一线不仅是方向晨创新方法论的起点,更是他持续突破的动力源泉。在金山石化领悟加氢裂化开工逻辑,在齐鲁石化掌握装置操作与反应过程的分析方法,在镇海加氢裂化扩能改造中学会系统综合分析,方向晨把每一次深入企业的工作,都变成了深度学习的机会。
“深入企业是创新过程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工业装置是科技工作者最好的动态学习平台!”方向晨解释,实验室的过程是静态的,只有在工业装置上,才能观察到动态过程,学习到之前接触不到的知识。
如何扎根企业?方向晨分享了三条经验心得:一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到车间,要带着思考主动请教,才能从一线工人和实践中得到答案;二是“让团队理解你的目标”,只有大家明白你在做什么、为什么做,才能从机械配合转为主动协作,提高效率;三是“关注动态和细节”,要重视研究动态过程,特别关注事物的细节差别。“深入企业,就是和大家共同成长。”方向晨总结。
“90后”青年科技工作者姚晋松听完宣讲后颇为感慨,他表示,此前他对“实践出真知”的理解并不深刻,今后他将分析每一项日常数据,逐步总结规律并设定目标,期待未来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图为“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暨国家卓越工程师专场宣讲报告会深度对话环节
从原油向氢能,老牌能源企业五十五载创新蝶变
“刚知道要来燕山石化,我的心里敲起了小鼓,因为我的很多成长和这里有着莫大的关系,在这里谈科学家精神,我调子不敢起得太高。”方向晨表示,对他而言,燕山石化是见证他科研成长的“老朋友”,也是石化企业科技创新的标杆地。
图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奖获得者、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左一)参观燕山石化2号氢能装置
作为首都唯一炼化企业,燕山石化55年来累计创造30余个“新中国第一”,构建起从原油炼化到高端新材料的全产业链。
乙烯作为“石化工业之母”,是国家经济与民生必需的基础材料,带动多领域发展。曾经,中国年乙烯产量仅6万吨,远低于美国2000万吨。为响应国家需求、打破工业瓶颈,燕山石化建成国内首套30万吨乙烯装置,并率先实施两轮改扩建。
此外,为支撑国家能源安全、生态治理和产业升级需求,燕山石化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欧IV标准成品油的炼油基地,推出京标ⅥB成品油。
深厚的工业根基,为氢能突破提供了独特优势。燕山石化积累的高温高压技术经验,孕育出全国首套自主研制的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截至目前,累计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氢气近3800吨。
如今,这家老牌能源企业已建成华北最大燃料电池氢生产基地。从“一滴油”到“一团氢”,转型的背后是完整工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更是燕山石化践行科技报国的生动写照。(光明网记者李欣哲、林佳欣、张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