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聚焦具身智能新未来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聚焦具身智能新未来

来源:光明网2025-08-09 22:22

  光明网讯8月8日,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开幕。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聚焦具身智能新未来

  来自政府、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代表、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学者、金融投资界人士和来自全球133个国家的155名“汉语桥”青年选手等共700余人参加开幕式。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聚焦具身智能新未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致辞中表示,十年来,特别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来,中国机器人科技创新始终坚持“赋能实体经济、支撑社会发展”战略主线不动摇,创新能力和产业实力持续提升。作为机器人的高阶形态和具身智能的重要载体,人形机器人在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安全防护、家政服务、教育医疗等场景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聚焦这一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持续发力,拉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扩大新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期待大家利用世界机器人大会这个平台,充分交流思想、沟通信息,并以此为契机增进共识、加强合作、共创智能科技的美好未来。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聚焦具身智能新未来

  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主席兼首席执行官Kathleen A. Kramer代表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致辞,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当前,以人工智能为加速器的新兴信息技术,正在显著提升机器人在感知、认知、决策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推动其智能化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过去四十年来,IEEE与中国电子学会在学术交流、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领域保持密切合作。未来,IEEE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开放与协作的理念,希望以世界机器人大会为桥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同行的联系,共享机器人发展脉动、共迎机器人发展机遇。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聚焦具身智能新未来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表示,机器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塑造新型智慧生活的重要驱动力量。北京市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全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3,今年上半年产业营收增长近40%,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面向未来,北京将持续加大机器人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高地。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聚焦具身智能新未来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邹刺勇代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致辞,他指出,当前,机器人正在与人工智能技术加快融合,并深度重构产业现代化路径,有力驱动生产力大幅跃升。特别是作为智能机器人的最高形态、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创新迭代,并深度赋能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将以本届大会为契机,与中国电子学会等众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并肩携手,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国际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努力。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聚焦具身智能新未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世界机器人大会自2015年启航,迄今已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十年间,全球机器人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智能水平加速提升、应用边界加速拓展、创新要素加速汇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他强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根基在于创新,活力在于合作,未来在于共享。期待与会各方利用世界机器人大会这个平台,激荡智慧火花、共绘发展蓝图、凝聚变革伟力,携手开启机器人造福人类的新纪元。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聚焦具身智能新未来

  开幕式致辞环节由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主持,她代表主办方对与会各方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十年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机器人应用质效、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持续耕耘、久久为功,不但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引领盛会”“产业促进盛会”“应用推广盛会”“国际合作盛会”,更成为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景的推动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聚焦具身智能新未来

  在报告发布环节,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乔红发布《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通过系统梳理研判技术演进路径、行业应用场景及产业生态格局,从具身感认知、具身决策、具身智能控制、具身智能机器人设计、具身智能软硬件一致性、具身智能机器人大工厂、具身智能大规模高质量数据集、具身智能机器人集群及与人协同的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开源社区、面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安全评估与伦理建设等十个维度全面勾勒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未来图景。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聚焦具身智能新未来

  大会主办方中国电子学会视频发布《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该报告由学会牵头组织行业权威专家编制,遴选出工业通用操作、汽车制造、3C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生产、安全应急、商业服务、家居服务、农业生产等十大人形机器人潜力应用场景,为人形机器人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落地提供明确路径指引,为千行百业注入科技新动能。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聚焦具身智能新未来

  此外,北京亦庄“机器人大世界2.0”正式启幕,相较于机器人大世界1.0,创新推出两大消费业态——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和机器人主题餐厅“机器人焰究所”,将以此为核心载体,与区内集聚的星海图、北京优必选、安川首钢等300余家知名机器人生态企业以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重大创新平台等产业基础联动,构建集展示、交易、应用、体验于一体的全球机器人产业综合生态新地标。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聚焦具身智能新未来

  大会启动仪式环节,由机器人“天工”主持,领导和嘉宾代表共同为大会揭幕,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式开幕。开幕式后,与会领导参观世界机器人博览会,观摩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等企业展台,与参展企业代表围绕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前景深入交流。155名“汉语桥”青年选手沉浸式探馆,在与前沿科技的近距离接触中触摸创新脉搏,感受科技世界的蓬勃魅力。

  据悉,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共同主办,28家国际机构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支持,同期举办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

  主论坛设置“产业发展”“创新应用”“技术融合”三大篇章,超400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和企业家将聚焦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风向、产业趋势、应用实践、创新成果,通过主旨演讲、高端对话、实物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交流分享。博览会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3大展馆,汇聚ABB、库卡、费斯托、埃斯顿、宇树科技、银河通用、中信重工等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将带来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大赛由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三大赛事组成,将有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6000余支赛队的10000余名精英赛手现场竞技。此外,大会还将围绕机器人创新应用场景、国际合作、技术突破、标准检测、投融资、学术研讨、产业人才培养等方向举办31场活动。

  大会同期,北京亦庄还将举办全球首个“机器人消费节”,塑造具有亦庄特色的机器人消费IP,激发企业端与消费端双向活力,实现活动影响力与消费转化的双重提升。作为本届大会的“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京东以消费节为契机,开设线上专属展区,面向消费者提供近千款机器人产品,覆盖未来生活助手、陪伴、教育、技术开发、养老助力等场景,实现高端制造与大众消费的无缝对接,让机器人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记者 张佳兴)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体育代表团成都世运会首金诞生!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