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日前,《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将“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作为重点行动之一。《意见》提出,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更快地融入大众生活,提升消费体验,并为消费的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在方太与北美亚洲餐饮产业联盟共同举办的“味承东方”中国美食文化交流活动现场,这一命题有了具象答案:方太新一代洗碗机,不仅能轻松清洗螃蟹、龙虾等复杂食材,更以适配紧凑居住空间、无需弯腰操作的设计,让当地民众感叹“重新定义了厨房清洁的可能性”。
从功能智能到场景重构
当前厨电行业正站在“功能迭代”向“场景重构”的节点。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油烟机、燃气灶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超10%,但同质化竞争加剧、消费者对“智能”的期待从“远程控制”转向“主动服务”,如何以AI技术破解“中式烹饪标准化难”“厨房场景需求多元”等行业痛点,成为科技创新的方向之一。
“人工智能+”行动意见的核心,在于明确人工智能技术需以“服务民生”为根本目标。方太智能厨电研究院院长俞贵涛表示,对厨电行业而言,厨房作为家庭生活的核心场景,其智能化升级直接关联民生福祉。这意味着厨电行业需跳出“功能迭代”的传统逻辑,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智能化服务创新——人工智能的应用不应局限于语音控制、远程操作等基础交互,而应聚焦健康饮食、便捷烹饪、安全保障、情感关怀等用户核心需求,通过技术赋能将厨房升级为家庭健康管理与情感交流的关键空间,最终切实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
数据显示,当前全行业智能厨电渗透率不足8%,但头部企业已将30%研发预算投入AI大模型、智能传感等前沿领域,折射出产业对“真智能”的迫切追求。方太的探索从破解“中式烹饪痛点”切入,其研发的AI健康烹饪系统HealthyCookingGPT,整合千万级膳食营养数据与中式烹饪数据库,可为孕期、减脂期等特殊人群定制食谱。同时,将复杂烹饪过程数字化、标准化,用户只需按提示备料,系统即可自动控制厨电火候、时间与步骤,精准复刻美味。
3D全感知机械臂的加入完成了智能闭环的“最后一公里”,可以实现自动烹饪的复杂操作
“过去‘火候’靠手感,现在靠AI算法,普通用户也能复刻专业厨师的味道。”俞贵涛举例,系统还能联动智能冰箱,根据食材储备推荐食谱,真正打通“食材管理—健康指导—自动烹饪”的厨房场景闭环。
在智能制造端,“人工智能+”同样成为效率升级的关键。方太迭代升级的“1+4+5+N”高端厨电智能制造新模式,通过机器人、AGV、IoT、CCD等技术将生产全流程数据数字化,汇聚至“方太云策大脑”。大脑依托虚拟工厂、数据驾驶舱及算法模型,实现全流程数据互通与协同管理,同时通过“仁智”产业链协同平台提升产业链整体协作效率,最终实现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双提升。
从产品出口到本土化运营
随着“人工智能+”推动厨电产品升级,出海成为中国厨电企业的重要增长极。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24年厨房小家电出口金额达199亿美元,同比增长9.1%,但真正的突破在于从“卖产品”到“输出生活方式”的转变。
“海外市场不是‘国内产品换个插头’,而是要通过AI洞察本地需求,做深度本土化适配。”在活动现场,方太北美总经理李印平介绍,团队通过分析北美家庭居住数据发现,超30%的小户型、房车或游艇用户存在“厨房空间小,放不下传统洗碗机”的痛点,同时老人、孕妇对“弯腰操作”不便的诉求也很强烈。针对这些需求,方太新一代洗碗机优化了空间设计,增加无需弯腰的操作界面,还根据北美家庭偏好的习惯,在云端预置不同清洗模式,通过OTA技术持续更新。
用方太新一代洗碗机清洗海鲜
但挑战依然存在。李印平表示,文化与消费习惯的适配难题,需深度洞察并融入当地市场,实现“本土化”运营而非简单产品输出;同时,欧美市场对本土厨电品牌的认知度较高,中国品牌需要通过长期的技术落地与用户体验积累信任。
“中国美食,承载的是千年文化的沉淀与艺术,”活动现场,一位参与活动的中餐名厨感言,“能有这样真正理解中式烹饪、并能提升厨房效能的科技伙伴,非常难得。”(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