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近日,“新毒株甲型流感病毒H3N2来袭”“甲流H3N2症状比普通感冒更重”等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感染后发烧、咽痛、全身酸痛很明显,症状比较严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第43周(10月20日—26日)流感周报显示,南方省份检测到1013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其中926份为甲型(H3N2),北方省份检测到580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其中569份为甲型(H3N2)。
甲型H3N2感染占比已超过90%,有相似症状的患者如何判断自己得的是普通感冒还是感染流感病毒?患者康复周期如何,是否有后遗症?这个毒株难防吗,如何有效防控?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11月5日联系采访了相关专家。
一问:有了症状,如何判断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
流感并非大号感冒,因此如果掌握要点,区分起来并不难。“流感起病更快,一般是突然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有明显乏力、肌肉酸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普通感冒相较而言起病慢,主要症状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和乏力肌肉酸痛比较轻微。
“判断自己是普通感冒还是感染流感病毒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早期识别有助于尽早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河北邯郸市人民医院院长、主任药师李楠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感染甲流后高热是常态,患者体温基本维持在39℃以上,而且会持续3—5天。而普通感冒的患者很少发烧,就算发烧也大多低于38℃,1—2天就能缓解。
“简单来说,如果你感觉‘突然病倒,全身都不对劲’,又高烧又浑身疼,那大概率是甲流;如果只是‘鼻子不舒服’,那更可能是普通感冒。”李楠补充道,其实最快速、最精确的方法是病原检测。早点做出判断,既能保护自己和家人,也能避免浪费医疗资源。
二问:感染流感,什么时候能好、有后遗症吗
如果确定感染了流感,如何快点好起来?“抗病毒治疗关键在时机。”李楠说,抗病毒药物,比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在出现症状的48小时内使用,既能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又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对此,李侗曾也表示,流感应该尽早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或者玛巴洛沙韦都是我国诊疗方案推荐的,今年新获批的昂拉地韦和玛舒拉沙韦也可以,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有慢性基础疾病、肥胖等重点人群要尽快接受抗病毒治疗。
“甲流本身不留后遗症,但如果应对不及时,甲流还有可能诱发严重的并发症。”李楠强调,并发症对身体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例如常见并发症中的肺炎可能会损伤肺部功能,而并发症中的心肌炎可能影响心脏健康。此外,在进行合理退烧时,儿童和青少年不能用阿司匹林,否则可能引发罕见且危险的瑞氏综合征。
对于没有并发症的健康成年人来说,一般一周内甲流的典型症状会缓解。一些患者康复后仍会出现咳嗽和没力气的情况,甚至2周或更久症状才能完全消失。李楠解释,这属于正常现象,不用太担心,但要通过充足休息、清淡饮食、及时补水等措施,为身体康复提供“补给”。
三问:如何做好甲型流感的防护
积极接种疫苗,是多位权威专家强推的流感防护举措。
“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也最经济的预防手段。”李楠表示,6月龄及以上、没有接种禁忌的人在每年9—10月流感季来临前就应接种疫苗。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韩俊表示,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和往年不太一样,但是不管怎么变,它仍然是流感病毒。结合全国流感监测数据,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发布的流感疫苗株推荐意见,当季流感疫苗的组分会被调整,从而与当年的流行株抗原性尽可能匹配,以更好地预防流感。
韩俊补充道,打了疫苗后,就算不小心感染了,也能大大降低出现肺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因此,老人、孩子等免疫力相对弱的人群尤其要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有效降低因流感住院甚至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针对日常防护,李侗曾建议公众,去医院、商超等高风险场所戴口罩,有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隔离休息,不要带病上班上学聚会,也不要接待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来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