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物】扎根南疆的煤炭科工追梦人
首页> 能源频道> 能源要闻 > 正文

【人物】扎根南疆的煤炭科工追梦人

来源: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2024-07-23 10:54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煤炭资源储量极其丰富,预测储量高达2.19万亿吨,约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左右。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和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疆煤炭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3年2月,中国煤炭科工新疆研究院正式注册成立,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煤科人”,以专业知识搭建起先进技术装备与能源企业安全生产之间的坚实桥梁。在这片煤海中,由石开洲带领的智能装备分院南疆事业部就是助力煤矿安全、高效发展的典型代表。

【人物】扎根南疆的煤炭科工追梦人

  在过去的半年里,南疆事业部在南疆区域的业务版图上,以稳健的步伐跨越了亿元大关的里程碑。然而,对于石开洲及其团队而言,这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而非终极目标。“从深入剖析中国煤炭科工产品的每一个技术细节,到精准把握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再到紧跟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精通的功课。”石开洲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专业知识的敬畏与追求。他倡导团队成员不仅要全面掌握产品信息,更要将其灵活应用于市场实践,推动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的深度融合。

  回溯十年前,二十五岁的石开洲初抵拜城,面对的是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他毅然踏上了逐户拜访煤矿企业的征途,诚恳地推介道:“中国煤炭科工研发的成套技术与设备,恰能满足贵公司的需求,或许值得您进一步考虑……”然而,对于这位突然造访的年轻营销人员,许多企业起初都抱持着谨慎的观望态度,甚至不乏直接婉拒的情况。

  “小石,我们急需一台地面钻机。”2014年的盛夏,石开洲欣然接收了南疆首位客户的订单,心中满是喜悦。这一年,是他受正式踏入新疆服务南疆市场的第一年。“那是一家煤矿企业特别定制的煤机装备,更是中国煤炭科工售出的第一台地面钻机。”每每提及此,石开洲的眼中总会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对他而言,这份喜悦远非单纯推广出设备的成就感所能比拟,它更象征着客户对他及中国煤炭科工先进装备的深厚信任。在推广产品之余,他还乐于伸出援手,无论是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装备故障,还是深入探讨技术难题,他总是乐此不疲。这份真诚与执着,逐渐赢得了企业的认可与接纳。“渐渐地,那些我常去的煤矿企业,都知道了有个热心肠的小石销售员。”石开洲微笑着回忆道。

【人物】扎根南疆的煤炭科工追梦人

  起初,石开洲的帮助多限于一些琐碎事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被邀请至现场,参与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的讨论。他凭借扎实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为企业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遇到自己无法独立解答的问题时,他更是积极联系集团的专家团队,力求给予客户最全面、最专业的支持。

  就这样,石开洲凭借其人品与专业能力,在南疆市场逐渐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随之而来的,则是企业开始主动提出需求,石开洲紧密围绕这些需求,成功推广了第一台地面钻机、第一套完整的液压支架系统、南疆首台制氮机及采煤机,并填补了公司在南疆输送机业务领域的空白。

  展望未来,石开洲的视野更加开阔。“南疆事业部不应局限于煤炭产业的传统框架,而应勇于探索新兴领域,为公司研发前沿产品、开辟新兴市场贡献智慧与力量。”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与创新。(刘海辰)

[ 责编:林佳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