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首套机车联动全流程智能铁路装车系统稳定运行超500天
首页> 能源频道> 能源要闻 > 正文

全国首套机车联动全流程智能铁路装车系统稳定运行超500天

来源:光明网2024-09-30 17:21

  “2号装车站,0063机车申请对位装车。”

  “0063机车可以对位装车。”

  随着对讲机里传来机车司机申请对位的声音,由中国煤科科工储装与国家能源集团雁宝能源共同研发的“全国首套机车联动全流程铁路智能装车系统”已在国家能源集团雁宝能源储装中心2号装车站稳定运行超500天,装运煤炭量超1733万吨,实现了机车联动全过程装车在无人化、智能化上的历史性突破。

全国首套机车联动全流程智能铁路装车系统稳定运行超500天

  智能引擎助力生产效率“加速跑”

  长期以来,铁路快速定量装车系统受生产条件、散装物料流动特性和检测控制技术等因素影响,始终未能实现机车联动全过程智能装车。装车过程须人工干预,装车效率和质量依赖于工作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装车过程停留在半自动状态。

  “原来,我们装车作业时需要手动配合,左手按动放煤按钮的同时,右手摆动溜煤槽调节落煤高度,每一列车都是六七十节车厢,一节车要手动调整装车手柄4次,长时间工作下来,脖子、手臂都是酸的。从启机、胶带机运转到放煤、机车对位,需要随时查看电脑集控画面,费时费力。”

  “现在,我们轻轻按下一键启停按钮,皮带、给煤机、采样机、液压系统等装车相关设备就会自动启动、自动检查、自动识别,煤流从储煤仓到达装车站时,机车刚好完成自动对位,启动第一节智能装车流程。在装车的过程中,只需要做好设备安全监护即可,这大大提高了装车效率和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们的工作强度。”装车操作员狄璇和她的同伴在谈到装车作业发生的变化时颇有感触地说。

全国首套机车联动全流程智能铁路装车系统稳定运行超500天

  创新引领实现机车联动全过程智能装车

  为解决机车联动全过程智能装车这一行业难题,全国首套机车联动全流程铁路智能装车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采用机车自动驾驶及智能远程控制技术,通过机车自动驾驶、装车设备自动启停、车厢信息智能采集、智能装车等四个子系统,实现从机车站前对位开始到最终装车结束的全过程智能无人装车,真正做到“有人巡视,无人操作,减人增效”。

  “这套系统采用了车辆多维信息智能化采集,对车厢型号、车厢破损、车厢底部残料、车厢偏载情况进行自动监测,保障运输安全,实现全流程无人智能启动。”国能雁宝能源储装中心生产技术部副主任杨坤介绍道。

  “智能装车就好比是给机器装上‘眼睛’,利用多种传感器来捕捉动态数据,同时,给机器装上‘大脑’,模拟人进行思考,并依据数据发出指令。而自适应装车系统,相当于装车员的‘手臂’,对装车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精准高效完成装车。智能装车,可以有效消除因人工装车造成的撒料、偏载等装车质量和安全风险问题,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科工储装自控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崔义森介绍道。

  科技赋能,破冰前行

  雁宝能源储装中心2号装车站位于美丽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深处,为确保该系统在国家能源集团宝日希勒储装中心的顺利应用,科工储装配备专家团队,持续跟踪项目设计、改造、安装、调试、运行等各个环节,并针对呼伦贝尔极寒条件对设备进行了耐寒处理,保证实现极寒条件下车厢信息检测的可靠性。不仅大幅提高了装车质量,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而且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这地方冬天特冷,能到零下40多度,为保障车厢信息检测的可靠,我们对所有智能系统中的光栅信标组、激光雷达组以及视觉识别设备都进行了必要的耐寒处理;另外,还有粉尘、雾气、水汽啊什么的,为防止这些干扰,我们采用了图像识别和射频识别双重互校的方式,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科工储装电气工程师王禹喆在调试系统时介绍道。

  装车站装车操作员轻轻按动鼠标,一节测量精准、定重称量且铺装均衡的列车车皮,仅55秒就装完了装运,从物料配料、高精度定重称量到列车车厢卸料全系列工艺流程,实现了全自动控制,科技含量实现质的飞跃,智能化已经融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现如今的2号装车站,经过对液压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智能装车系统、装车胶带机系统、线缆接地、装车站操作室六大板块的改造后,利用人工智能、装煤量实时感知、PLC精准联动控制等技术手段,进行一组组的数据采集、一次次的设备调试,经过运行,装车偏载率由原来的1.5%降为现在的0.68%、装车偏载率总体降低55%。”该公司储装中心生产技术部主任包涵在谈到系统优化升级时说道。

全国首套机车联动全流程智能铁路装车系统稳定运行超500天

  强强联合共谋智能装车新篇章

  截至2024年9月12日,该系统已顺利完成26万节车厢的智能装车,累计装车量达1733万吨,该系统不仅开创了机车联动全过程智能装车的先河,也在行业内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更让雁宝能源在智能化建设的道路上蹄疾步稳。接下来国能集团计划将该系统在下属77套装车站进行应用推广,通过积极构建高寒地区露天矿开采运输新模式,实现剥采运、破储装全流程智能化作业,从而发挥以智减人、促安、增效的综合效应。

  未来,中国煤科科工储装将持续推进智能语音交互、AI视觉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装车系统中的应用,从业主的实际需求出发,量身打造全场景铁路智慧装车系统,切实发挥央企创新引领作用,为铁路智能化装车技术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以煤科力量推动铁路装车技术再上新台阶。(邱捷、温丽娟)

[ 责编:林佳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超重力实验装置启动核心设备

  • 湖南桑龙高速建成通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