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气东输四线穿越千里古道抒写管道新篇
首页> 能源频道> 能源要闻 > 正文

西气东输四线穿越千里古道抒写管道新篇

来源:光明网2025-07-16 15:26

  穿过茫茫戈壁、极旱无人区以及绵延千里的丝路古道,西气东输四线(简称“西四线”),这条连接中亚和中国的能源大动脉,沿着新时代绿色能源丝绸之路自西奔向中部和东部地区。

  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坚持“打造平安管道、绿色管道、发展管道、友谊管道”,以西四线高质量建设为目标推动实施服务国家战略项目,不负期望,“建”行使命,带动行业转型升级,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西气东输四线穿越千里古道抒写管道新篇

  打造平安管道,安全重于泰山,做“长寿工程”的捍卫者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理念,深化安全生产属地责任、直线责任、监督责任“三种责任”落实,全面推动风险辨识、风险管控、应急处置“三种能力”提升,全力推进管理标准化、环境标准化、行为标准化、作业标准化和智慧工地“四化一智”建设,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红线,引领保障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西气东输四线穿越千里古道抒写管道新篇

  建成长寿工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努力把国脉工程打造成为党和人民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大国重器”。全面推行“全自动化焊接、全数字化检测、全机械化防腐”,焊接一次合格率达99%以上,焊缝成型精度、管道测径数据精度、施工质量效率均有效提升。将埋弧焊双连管工艺、大应变钢管、断裂带穿越管道应力应变监测等成熟技术应用到西四线,用科技实力加持工程建设,提升管道本质安全。

  打造绿色管道,服务国家战略,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

  2024年8月6日,《人民日报》生态版刊发《能源动脉如何穿越自然保护区》,再现了国家管网集团在推进国家重点工程——西四线管道建设中,科学选线、绿色施工、生态修复等环节,以“绣花”功夫穿越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故事。

西气东输四线穿越千里古道抒写管道新篇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聚焦美丽中国建设,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当好管道沿线“生态卫士”。深度勘察优化路由、创新工艺保护环境,复垦复绿回归原貌,全面落实工程建设“三同时”要求,让绿色管道的底色更加浓烈。以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引领工程建设,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当好绿色管道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大力实施绿色理念、绿色方案、绿色技术、绿色施工“四个绿色”行动,全“绿”以赴打造绿色管道。

  打造发展管道,服务行业发展,做创新引领的国家队

  发挥管道建设的辐射作用,围绕自动化焊接、机械化补口、工厂化预制和数字化检测,推动以自动焊为代表的第三代管道建设技术及数字化无损检测技术在西四线全面应用与发展,以市场需求引领行业技术前沿,推动管道行业及相关产业链创新升级。

西气东输四线穿越千里古道抒写管道新篇

  遵循管网集团数字化战略部署,应用数字化手段,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管理举措,搭建智能工地,实现机械化施工数据实时采集、工程现场实时监视和施工机组动态定位,推动项目远程立体管理。

  打造友谊管道,服务人民需要,做造福沿线的先锋号

  把捐赠和爱心活动传递到管道沿线:为吐鲁番市高昌区大河沿镇中学捐赠多功能打印机和文具用品,为全国红军小学哈密市第八小学捐赠200套红军服装,为金佛寺镇敬老院送去4卡车共50吨“爱心煤”,让老人们温暖过冬……将一件件民生小事做实做细,融入沿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坚持企地和谐发展,依法合规开展项目建设,深化共建共享成果,全力维护保障群众利益建造福气管道,打造有担当、负责任良好企业形象。

西气东输四线穿越千里古道抒写管道新篇

  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项目,西四线的建设历程生动诠释了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的宗旨。这条能源大通道将实现西气东输系统输送能力扩容150亿方,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蓬勃动能。(作者: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闫慧彬 李志奎)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