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华为擎云中国行首发:共绘新质生产力发展蓝图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华为擎云中国行首发:共绘新质生产力发展蓝图

来源:光明网2024-08-29 15:29

  8月28日,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在贵阳拉开帷幕。今年是数博会举办的第十年,本届数博会首次由国家数据局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承办,以“数智共生:开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未来”为年度主题,预计共举办80余场活动,包括25场行业交流活动、20余场系列特色活动以及数十场发布活动等。

  当天下午,华为擎云举办“华为擎云中国行·数博会专场”活动,活动以“赋能千百业,众擎创未来”为主题,邀请政府侧、企业侧多位嘉宾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

发展趋势。

华为擎云中国行首发:共绘新质生产力发展蓝图

  向“新”而行,持续赋能千行百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在此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的时代新叙事。同时,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带动和创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带来经济发展新机遇。

  如何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新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届数博会期间,华为终端BG 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朱懂东带来了他的思考。

华为擎云中国行首发:共绘新质生产力发展蓝图

  朱懂东介绍,去年3月,华为发布全场景商用终端及解决方案品牌华为擎云,在一年多的时间中,华为擎云坚定商用终端战略,保持在商用整机和自主创新终端的研发投入,加速产品迭代和扩充产品线。

  华为擎云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在市场端,华为擎云受到客户广泛的选择和信任。

  一年来,华为擎云服务了超10万家行业客户,覆盖部委、省直机关及多家区县政务客户、主要银行及监管机构在内的广大金融客户,以及高端制造Top 50企业。在各个领域的客户数量都有大幅增长。

  傲人成绩的背后,是华为擎云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入洞察。华为擎云以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创新的产品理念、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以及开放共创的生态策略,正引领着智慧办公进入全场景AI时代。同时,华为擎云也在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数智有为,全面释放数字生产力

  当前,智慧办公正逐步进入全场景AI时代。围绕高性能、智慧化、融合生态等用户需求,华为擎云基于全场景、AI、端云协同等关键技术创新,全面推动办公终端实现全场景融合,提供多端互联、智慧交互等全场景融合生态体验。

  华为擎云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发展。例如,华为擎云C7将星闪技术引入到商用领域,这一技术具有超低延迟、超稳定连接、更快传输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极致的设备交互体验。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办公效率,也为商用设备市场带来了新的技术标准。

  在智慧体验方面,华为擎云充分利用终端端云协同能力及AI技术,实现了智慧体验的升级。针对日常办公、会议等场景,通过AI概要、AI空间等功能,全面提升了办公效率。同时,小艺个人办公智能助手拥有理解资讯和整理归纳的能力,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提炼关键信息,甚至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帮助用户撰写文案,让内容创作事半功倍。未来,小艺智能体还将结合云端盘古大模型与自研端侧大模型,提供更先进的生产力工具。

  在安全可靠方面,华为擎云商用终端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防护和高可靠性认证,其搭载的HarmonyOS操作系统通过了EAL4+、CC EAL 5+ 认证,硬件层面则提供了数据UFS加密存储能力,降低了数据盗取风险。

  据了解,华为擎云创新能力平台已全面对外开放,为合作伙伴提供全面开放的能力支撑。目前,华为擎云已经围绕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能源、智慧金融四大行业,孵化了30多个子场景化方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赋能。(柯轩)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