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1内容创作者报告:00后扛起创新大旗 AI技术大量应用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2021内容创作者报告:00后扛起创新大旗 AI技术大量应用

来源:光明网2021-12-07 21:3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内容创作,方兴未艾。全民内容消费需求变迁,创作者群体有什么新变化?内容创作行业有哪些新趋势和新机遇?

  12月7日,新京报•千龙智库发布了以百家号为重点观察对象的《2021内容创作者生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目前行业对泛知识内容需求日趋旺盛,其中有职业背景加持的实用内容越来越受欢迎,以蓝领为代表的创作者群体迎来蓬勃发展,并通过创作实现了灵活就业;而智能创作、多元收益等行业趋势,也指引着未来的创作机会。

  创作者收入、学历“双高”,00后创作者扛起创新大旗

  据悉,截至2021年9月,百家号内容创作者群体规模增长至460万,同比增幅达35%,行业达人创作者规模达70万。这意味着,借助百家号平台,通过创作者的实用内容与用户搜索需求的精准连接,“泛知识”内容正在释放出新的增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者教育背景也随人数同步提升,根据百家号统计,75%的认证优质创作者拥有大学学历。新鲜血液的注入让泛知识内容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专业性,更加细分的创作领域正在被挖掘,比如创作者颜婕瑜伽热衷分享瑜伽运动技巧、创作者摄影兵工厂小鱼教会用户拍摄电影感大片,创作者法福的文化下午茶通过旅游讲透历史…

  年轻的创作力量也在蓬勃发展。创作者群体中,90后占比约为48%。与此同时,00后也不容小觑。年龄占比排名前十五创作者人数中,21岁与20岁的创作者开始积极“上位”,并扛起知识传承创新大旗:汉服旅行博主、手工艺非遗达人、古埙演奏家等垂类创作者都在百家号上找到了自己的一方天地,让兴趣内容走向大众视野。

  百花齐放的内容品类也为创作者带来更多元收益,除了传统的内容分成手段,内容付费、打赏、咨询服务等形式已在百家号平台出现。报告显示,多元收益同比上涨269%,创作者正享受着更丰富的商业变现工具。

  蓝领创作者人数同比猛增208% 变身斜杠网红实现第二收入

  在内容趋于同质化的行业背景下,带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实用泛知识内容越来越受欢迎,行业达人开始崛起。

  报告显示,百家号本地创作者数量同比上涨137%,体现在以“地方新闻”为代表的本地资讯领跑热门领域;泛知识行业达人创作者同比增长25%,行业达人创作者职业TOP10出炉,律师、医生成为热门创作者职业,为用户提供实用内容和服务。另外,科研工作者也入榜T0P3,将艰涩的知识深入浅出地翻译成科普语言带给大众。

  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是,蓝领创作者正在异军突起,人数同比上涨208%,专业技能对内容加持明显,群体效应凸显。创作者阿兵维修日记来自一线维修行业,通过耐心讲解日常家电“小问题”,成为用户眼中信任的“老师傅”,也收获了来自线下的修理问询订单;创作者焊接工艺追梦人录制焊接技艺课程,推出付费专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员粉丝线上学习。

  报告还显示,新农人也是不可忽视的创作力量,河南、山东、黑龙江成为三农创作者聚集地,智慧农业、乡村振兴成为主要话题。他们扎根于乡镇的社会文化土壤,创作出了足够垂直、接地气的作品。创作者关东大海哥在长白山,吸引了174万粉丝陶醉在东北的烟火气中。创作者壮乡小莫通过分享家乡的养蚕视频,带领乡亲致富。

  通过内容和服务实现第二收入曲线,内容创作也正在从属于部分人的财富故事,转向大众群体的创业热潮。

  内容行业拥抱“元宇宙”:AI辅助创作,数字人成为创作者

  内容行业的科技含量也在大幅提升,随着创作工具的智能化,百家号创作者越来越喜欢用短视频、直播创作内容。而百家号平台的搜索技术,也为泛知识创作提供很大助力。报告显示,在创作者的日常内容生产中,巧用搜索找选题,洞悉用户的真实需求,是撰写内容前的核心环节,精准助力创作者更好地借东风上热门。

  例如,佛山创作者通过搜索得知本地美食内容最受欢迎,而哈尔滨地区用户则更关注军事历史。地域风格与实地经验,结合搜索功能的巧用,将帮助创作者激发灵感、带来真实、地道的百家号内容。

  AI技术也大量应用内容创作中,据悉,基于多项AI技术,百家号创作大脑AIGC智能辅助创作提供热点挖掘分析、智能质量检测等丰富功能,解放了生产力,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

  创作工具的升级也在释放更大的社会价值,据悉,通过AI辅助写作与秒级分发助力,国家预警发布中心的百家号矩阵,已触达用户408亿人次。河南暴雨期间,国家预警中心以及河南省内各地预警发布账号利用智能写作共发布超过4150条相关信息,大幅度提高了政务民生信息发布的实效性。

  此外,“数字人”创作者入驻潮也是值得关注的趋势之一,百度数字人龚俊已是粉丝数超过200万的创作者,此外,还有一系列数字人入驻百家号。正如报告预测,内容行业正在积极拥抱“元宇宙”,视频内容向VR化发展,AI、数字人技术大量应用于内容创作中。(科文)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47
  • 难过
     
    1
  • 点赞
     
    10
  • 飘过
     
    5

视觉焦点

  • 2025全国南戏展演启动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