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日媒热议海信8K画质芯片 超强AI画质处理能力获赞
首页> 科技频道> 家电 > 正文

日媒热议海信8K画质芯片 超强AI画质处理能力获赞

来源:光明网2022-01-24 16:4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月中旬,海信发布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8K AI 画质芯片,其落地应用再度引发关注。日前,日本多家媒体报道,海信旗下东芝电视2022年推出的高端REGZA系列机型将搭载次世代引擎“ZR α”。值得强调的是,“ZR α”正是海信8K AI画质芯片在日本的别称,该芯片“超强AI画质处理能力”成为各大日媒竞相报道的重点。

  《日本经济新闻》称,“ZR α ”新配备了具有“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人工智能,与传统引擎相比,实现了高精度的图像处理。

日媒热议海信8K画质芯片 超强AI画质处理能力获赞

  专注影音行业的日本网站AV Watch则更具象于“次世代引擎”的表现,其在《“REGZA”:CES上首秀次世代引擎“ZR α”及MiniLED》一文中表示,利用AI的ZR α能够比以往更准确地检测场景和物体,通过对近景做超分辨率处理和对远景做增强、NR等处理,逼真地再现精细图像和立体效果。

日媒热议海信8K画质芯片 超强AI画质处理能力获赞

  此外,日本影音媒体Stereo Sound、Phile Web也都对该芯片超强的图像处理能力做了解析,从报道中看,ZR α 最大的特征是通过AI感知实现了近乎人类感知的影像解析能力,采用了高比特精度的信号处理和最新的超分辨率技术,以压倒性的纹理再现力再现了超出想象的真实感。

  据悉,海信8K AI画质芯片作为海信的第五代画质芯片,支持3300万+像素的精确重构,轻松展现画面中丰富的隐藏细节;通过支持26880分区背光控制,带来了极致的对比度提升,使画面的亮暗部更有层次;在颜色控制方面,海信8K AI画质芯片支持48bit色深、7897个颜色点状控制,带来精准的色彩提升;同时借助AI场景和对象检测前沿技术,可以做到实时自动优化处理。

日媒热议海信8K画质芯片 超强AI画质处理能力获赞

  作为国内首颗拥有自主产权的8K AI画质芯片,这颗画质芯片是海信研发芯片以来集成度最高、功能最丰富的一代芯片,也代表了国内单颗画质芯片的最高处理能力。在刚刚结束的CES 2022上,海信推出搭载自研8K画质芯片的MiniLED电视85U9H,获得了由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CTA)颁发的“CES 2022创新奖”。除了此番引发日媒热议的东芝REGZA系列,海信8K AI画质芯片今年还将全面覆盖海信电视、广播级基准监视器 、医疗专业显示等大显示产业。

  据悉,此前,海信已迭代推出四代4K画质处理芯片,并在MEMC(运动补偿技术)、背光分区控制、图像对比度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引领。截至目前,其自主设计开发的四代画质芯片均获得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芯”优秀大奖。(永文)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时代,“隐形热门”竟是它?|科学报国正当时

  • “爱心教室”托起多彩暑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