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狗狗为啥变小?基因突变源自古代狼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狗狗为啥变小?基因突变源自古代狼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2-02-08 10:3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人们普遍认为,像博美犬和吉娃娃这样的小型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类想要小巧可爱的伴侣。但1月28日,发表于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旗下期刊Current Biology(《当代生物学》)的一篇论文指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研究人员发现,狼在5万多年前(早在狗被人类驯化之前)就存在一种生长激素调节基因的突变,这种基因与狗体型较小相关。

  十多年间,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这种突变,直到遗传学家Elaine Ostrander实验室博士后Jocelyn Plassais建议他们寻找基因周围的序列,并确定是否存在于其他犬科动物和古代DNA中。通过这种方法,团队发现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基因变体,其变异与狗的体型有关。Ostrander说:“我们观察了200个品种,数据结果很清晰。”

  随后,研究人员与英国牛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Greger Larson和德国慕尼黑大学的Laurent Franz合作,通过研究古代狼的DNA,来了解IGF-1突变首次出现的时间。科学家推测,大约在2万年前,当狗被驯化时,它们开始变大,然后变小,这一发现可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进化情景。

  事实上,当研究小组观察一只54000年前的西伯利亚狼的DNA时,他们发现它也具有IGF-1突变。Ostrander说:“这就好像大自然把它藏在口袋里几万年,直到需要它的时候才再次出现。”

  这一发现不仅适用于狗和狼,也适用于土狼、豺、非洲猎犬和其他犬科动物成员。Ostrander说:“这与犬类的驯化和体型紧密相关,我们认为一些非常现代的东西实际上非常古老。”

  Ostrander团队计划继续研究调节狗体型的基因。“关于狗的一件很酷的事情是,因为它们进化得很晚,实际上没有很多体型基因。”犬科动物只有25种已知的调节体型的基因,而人类有几百种。“我真的很想了解整个过程——从吉娃娃到大丹犬。”Ostrander说。(冯维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x.doi.org/10.1016/j.cub.2021.12.036

[ 责编:赵宇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举行第十九次军营开放活动

  • 新疆为保护世界级非遗《玛纳斯》的立法正式实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