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专业存储系统面临新挑战 “1套架构”如何海纳百川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专业存储系统面临新挑战 “1套架构”如何海纳百川

来源:光明网2022-11-11 18:30

  近日,由百易传媒(DOIT)主办的、主题为“数据觉醒新时代”的2022中国数据与存储峰会举办。浪潮集团旗下浪潮信息存储产品线副总经理李博乐在会上表示,“在数据觉醒的新时代,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化,企业的需求随着应用在不断变化。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浪潮作为存储装机容量全球前三的厂商,坚持存储平台战略,全面掌握了包括‘1套存储架构、2套存储操作系统、3个存储核心部件’在内的全栈核心技术,打造领先产品,共创最佳方案,助力各行业加速数据资源共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专业存储系统面临新挑战 “1套架构”如何海纳百川

  新应用井喷 “1套架构”如何海纳百川

  世界正在经历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化变革,数字经济成为全球GDP增长的核心引擎。受此驱动,不仅关键计费、在线交易、虚拟桌面等传统业务需求不断升级迭代,天文观测、基因研究、视频影像、自动驾驶、物联网、元宇宙等以非结构化数据为主的各种新兴应用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据IDC预测,到2023年将有5亿个新的数字应用程序和服务问世,这个数量远超过去40年里创建的所有应用程序数量的总和。无论是传统业务升级还是新兴业务发展,“数据永不丢失、业务永远在线、性能永无止境、容量永远充足”是对于专业存储系统的新挑战。

  新应用带来的海量、多模态数据,为存储产业提出更高要求——

  以自动驾驶场景为例,自动驾驶的数据处理步骤依次是数据采集、预处理、训练及仿真,分别使用对象、大数据、文件服务,但传统数据存储设备只支持单一数据服务,云计算、大数据、AI等以多样化分析和价值挖掘为主的新应用只能以搬移数据的方式实现多协议访问,业务访问效率低、数据冗余度高,“多合一”架构成为企业新应用、新业务发展的核心需求。

  “浪潮存储秉承极简架构设计理念,用一套架构支持块、文件、对象、数据四种服务”,李博乐表示。

  在极简架构方面,浪潮存储持续加大投入和创新,创造性提出基于键值对象模型的融合存储架构,打造业界领先的融合存储平台,实现单一存储池内、千亿级别、多元非结构化数据的融合存储,服务实时互通、语义无损访问。这样一来,用户购买一套存储支持块、文件、对象和大数据四种服务,一份数据服务多样化应用。数据无需在不同设备间迁移和拷贝,通过统一存储资源池,不仅提升了空间利用率,还让业务处理效率翻倍提升。面对自动驾驶、天文观测、脑科学研究等新兴应用,浪潮存储用一套存储即可支撑其全业务流程,成为新业务、新应用发展的强大引擎。

  深化数字化转型需要基础设施铺就一条高速之路。然而作为数据要素的核心载体的数据存储系统,却面临闪存盘、控制器等核心组件发展失衡的困扰。据统计,闪存、持久内存等新型介质能将IOPS提升1000倍、时延降低2个数量级,但面向磁盘介质设计的传统存储操作系统时延占比达到90%以上,影响了存储系统性能的发挥。

  “打破存储系统内部核心组件之间性能瓶颈,存储操作系统是关键”,李博乐表示。为此,浪潮为集中式存储和分布式存储两大主流平台分别打造了存储操作系统,围绕客户应用新需求全面升级。

  首先,全闪分布式存储方面,浪潮存储对软件栈进行全链路端到端性能优化,通过智能协议卸载、RDMA协议、CPU专核专用、ZNS SSD数据分流技术的联合打磨和创新,让全闪分布式存储的性能飙升到业界领先水平。

  其次,全闪集中式存储方面,浪潮存储最大可扩展到48个控制器,控制器扩展能力提升带来了更强劲的性能。同时,全新开发了闪存原生的“iTurbo 2.0”智能加速引擎,并构建了由SCM和NVMe闪存盘组成的智能分层存储资源池,将智能IO均衡、智能资源调度、智能元数据管理等数十项性能优化算法与闪存盘联调优化,让千万级IO均衡落盘且时延业界最低,将存储系统性能发挥到极致,在SPC-1国际评测中获得2300万IOPS,性能全球第一。

  向下扎根 “3大核心部件”持续创新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存储领域亦如是,对于存储厂商来说,无关键技术不立、无核心技术不强。

  在存储系统中,用于数据处理的控制器模块、协议互联的IO模块和数据存储的介质模块是3个核心基础部件。当前,浪潮存储已经具备了控制器、IO卡、SSD存储介质三大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

  以存储最为重要的部件-存储介质为例,继19年推出首款NVMe SSD之后,时隔三年浪潮信息又发布新一代自研SSD高速存储介质。这款新品基于NAND算法创新将闪存寿命提升40%,通过PCIe 4.0超宽通道、ZNS数据分流能够实现单盘150万IOPS。浪潮是国内少有的具备SSD研发和供应能力的存储厂商。

  更重要的是,浪潮存储在SSD与存储阵列之间进行深度优化,通过盘控协同打通了存储系统IO栈到自研SSD底层软件,将整个存储系统提升性能30%,实现SPC-1性能全球第一,为企业新应用带来了极致体验。

  共创最佳方案,浪潮存储携手客户迈入数据觉醒新时代

  围绕客户应用需求的新变化,浪潮存储在解决方案层面,以业界最全的产品组合为依托,整合过去数年在各行业积累的最佳实践,2022年初发布了四大标准方案:一是面向私有云、行业云、政务云等多云环境的云化基础设施方案;二是面向金融核心、运营商计费、医疗HIS等关键应用的结构化数据存储与容灾方案;三是面向科研平台、医院、企业的数据分析平台的非结构化数据融合存储方案;四是面向热、温、冷、冰四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四大标准方案不断落地,浪潮存储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关注,国有六大行、三大运营商、两桶油以及众多大型三甲医院均采用了浪潮存储的方案。

  数字经济时代,随着计算力成为核心生产力,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存储平台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作为装机容量位居全球前三、中国第一的存储厂商,未来浪潮存储将继续秉承“平台+生态”的理念,持续优化技术、产品、方案和服务,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存储系统,携手客户迈入数据觉醒新时代。(柯岩)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