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硬核狂欢!2023硬科技嘉年华即将来袭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硬核狂欢!2023硬科技嘉年华即将来袭

来源:光明网2023-05-17 09:17

  3天跨界狂欢,10+全球首发,100+前沿黑科技潮品,3场产业论坛,5大场景空间,40+创意市集摊位……一场科技与文化的狂想之旅,一场全民共鉴的科技盛宴,锁定海淀北部地标园区中关村壹号,全民瞩目的硬科技跨界盛会即将来袭。

硬核狂欢!2023硬科技嘉年华即将来袭

  机遇:引领全球科技创新,绽放海淀科技之花

  今年,由实创股份公司主办,实创亿达公司承办的2023硬科技嘉年华活动正式纳入中关村论坛配套活动。作为“两区”建设和发展的标杆园区,海淀硬科技企业集聚的标志性园区,中关村壹号紧抓“两区”建设发展机遇,连续3届成功举办的硬科技嘉年华活动,已成为海淀乃至北京的现象级城市节日。

  2023硬科技嘉年华活动拟于2023年5月26日-28日在中关村壹号园区举办,以“打破边界 科技狂想”为主题,以硬科技产品全球首发夜、硬科技沉浸式体验、高品质产业论坛为核心,融合数字科技、文化艺术、沉浸体验、创意市集、网红打卡等多元化内容,届时将为大家呈现一场不同凡响的科技盛宴。公众可关注“中关村壹号服务”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活动相关信息。

  颠覆:十大硬科技新技术新产品全球震撼首发首展

  今年,硬科技嘉年华搭建全球新技术、新产品首发首展平台。灵犀微光最新系列光波导模组、睿尔曼智能科技的多模态智能机械臂套件、声智科技的云耳开放式无线耳机、起源跃动的无穿戴全身追踪系统、丁责智娱的不朽机甲机器人、视感科技的音乐密码-音乐盒子、STEPVR国承万通元宇宙任意门、诺非技术的好运锦鲤仿生鱼、康小虎元气垫和元气护眼仪等10大前沿科技产品将在嘉年华现场进行全球首发首秀。

  汇聚:100+科技成果点亮生活,开启明日世界

  2023硬科技嘉年华集结了100+全球硬科技创新产品,如脑控智能轮椅、3D打印学步鞋/剃须刀、仿生机器金龙鱼、仿生机器狗等等……涵盖了脑机接口、AIGC、自动驾驶、仿生机器人、元宇宙等多领域前沿科技成果,主打“全互动、全参与、全体验”,让硬科技真正走进生活。

  据介绍,现场还将有全自动智能吧台调酒机器人、制作冰淇淋的机器人、3D打印的巧克力、MR未来战车、家用元宇宙概念机STEPVR等吃喝玩乐体验项目,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除此之外,嘉年华现场还设立了小马智行L4级自动驾驶车辆体验区,并开放限量体验名额,届时观众将有机会感受自动驾驶的奇妙体验。

  跨界:5大场景体验空间,打造“科技+文化”狂想之旅

  为期3天的硬科技嘉年华为观众精心打造了一座融合艺术+猎奇+潮流+科技+美食+游戏的狂想乐园,构建了 “明日”狂想、首发奇妙夜、宇宙贩卖局、“后浪”狂欢、“ONE”物市集五大场景空间,更有科技+艺术的数字景观和炫彩的灯光秀。

  届时观众可以沉浸式体验100多款硬科技产品带来的智能生活,见证10多款硬科技产品全球首发首秀的高光时刻,与5大超燃乐队声浪互动,观看电竞王者决赛盛事,打卡网红元宇宙实验室,享受露营及微醺的消夏场景,在40+创意摊位感受科技与潮流的碰撞。

  引领:牢记科技创新使命,助力北京成为国际顶尖科学之都

  本届硬科技嘉年华期间,中关村壹号还将相继举办三场产业论坛,百余位产业专家、知名企业家、艺术家跨界交锋碰撞,一起为面向未来的产业、生活以及城市发展贡献智慧和能量。

  让前沿科技融入生活,既是硬科技嘉年华的使命,也是时代赋予的机遇。硬科技嘉年华及大型产业高峰论坛系列活动的连续举办,助力了中关村壹号成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品牌名片和“两区”建设开放的窗口,持续不断为海淀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的科学城提供发展创新动力,提升了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城市品牌影响力,加速了中关村科学城高精尖企业聚集和区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云南盐津: 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