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工影响天气这样守护民生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人工影响天气这样守护民生

来源:科技日报2023-06-28 09:48

  ◎记者 付丽丽

  6月26日,甘肃张掖机场。记者随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场会代表团在现场看到,“双尾蝎A”增雨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往附近空域开展祁连山地形云人工增雨作业。

  “这次作业,是祁连山地区常态化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雪)作业的一部分。”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李集明说,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积雪面积、植被覆盖、内陆河水系径流量显著增加,祁连山底色由“黑”到“绿”,这背后,离不开人工影响天气的有力支撑。

  事实上,不仅是祁连山,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年均增雨面积稳定在500万平方公里,年均防雹面积提高到65万平方公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年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320亿元,已成为防灾减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好帮手”。

  科技引擎 布局“一朵云”

  在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人工影响天气科普云室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目光。

  只见操作人员在燃烧室中点燃碘化银,抽取燃烧后的气体注入云室,大屏幕显示,云室中的液态水滴迅速变成冰晶并长大。这就是冷云人工增雨催化原理的形象展示。

  李集明介绍,人工影响天气是指用科学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过程进行人工影响,使天气现象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

  “人工影响天气可以增雨,但不能凭空造雨、降雨。”李集明解释,人工影响天气需要借助科技手段监测云和降水形成的天气条件,如云的厚度要大于2000米、水汽充足、云中过冷水含量超过0.01克/千克等,达到一定条件后,通过飞机、火箭、高炮等作业手段,将催化剂准确地送达云中适当部位实施作业。

  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布局由来已久。1958年,吉林省率先成功实施飞机人工增雨试验,拉开了我国现代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序幕。

  经过几十年发展,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防灾减灾救灾的一项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工影响天气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我国现有56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用于耕云播雨,另有1.7万个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站点遍布全国,已形成规模化天—空—地协同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力量。

  与此同时,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成果,云水资源评估理论、技术方法和云雾降水物理过程研究等不断深化,自主研发的1公里水平分辨率云降水数值预报系统投入业务运行。

  “目前,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式最齐全、最多样,装备和技术水平总体上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李集明说。

  趋利避害 大显神威

  芦苇蒲草成片相连,山泉湖水碧波荡漾……位于干旱气候区的张掖,却保留着一片面积达6.2万亩的湿地。

  张掖的水,来自黑河;黑河的水,来自祁连山。作为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东北部以及河西走廊生命线的祁连山,其水源涵养能力、生态修复治理情况,直接关系到当地及下游大片区域的生态安全。

  2010年,气象部门启动祁连山东段常态化、规范化人工增雨(雪)作业,每年作业时间持续8个月以上。

  放眼全国,在关键农时大力开展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人工影响天气成为粮农果农烟农心目中致富脱贫的“定心丸”。

  在东北,人工影响天气区域年均增雨(雪)量较之前增加27%,年均粮食产量提高232亿斤。在云南,气象部门长期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大幅降低烤烟的冰雹受灾率,每年减少损失16亿元以上。

  2018年6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火情。气象部门跨区域紧急调动飞机开展作业,火区普降中雨。扑火前线联合指挥部评价称:“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相当于发挥了几千人的扑火作用,成为关键时刻森林防灭火可以信赖的‘神兵利器’”。

  改变,在青山绿水间上演。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十三五”以来,三江源地区植被覆盖呈现逐渐增加趋势,青海湖水体面积增大约371平方公里,祁连山植被生态质量指数等增加10%至30%。

  “人工影响天气正成为生态环境修复,护佑美丽中国的有力举措。”李集明说。

[ 责编:宋雅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 节后生产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