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打破“唯参数论”,高端电视线下盲评活动举行
首页> 科技频道> 家电 > 正文

打破“唯参数论”,高端电视线下盲评活动举行

来源:光明网2024-04-24 08:01

  4月23日,中关村在线主办的ZTEST春季家装超测#探寻最美的自己#五款高端电视线下盲评活动在北京举办。活动旨在通过线下盲测的方式,让现场嘉宾能够以真看、真听、真感觉的方式,更直观地了解不同电视间画质表现差异,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电视产品。同时也向消费者传递打破选电视“唯参数论”,视觉观感也很重要的新认知。

  作为此次活动的发起人,中关村在线副总裁蔡小鹏表示,电视作为一个显示设备,用户的购买目的一定是为了眼睛观感看起来更加的舒服或者震撼,而随着电视产品和技术的发展,现有的专业参数虽然能够继续衡量电视部分能力的强弱,但无法全面的展现一台电视的真实体验。

  因此,中关村在线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回归初心,以纯粹的视觉感受为基准,用最直接、最真实的观感来鉴定电视的观感体验。凭借参数主导选购大方向,视觉观感主导选购细节的模式,帮用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电视。

  基于市场口碑和销量情况,此次中关村在线从电商平台购买了五台高端MINI LED电视,品牌涵盖索尼、海信、TCL、卡萨帝、创维五大主流品牌。同时,基于用户的真实观感和使用场景需求,此次活动从人像照片对比、老电影修复、运动场景、投屏体验四大评测维度出发,以盲评投票的方式,去找到大多数人认可的好电视。

  针对此次电视盲评活动发起的好电视评判标准的话题,两位特邀行业专家也发表了他们的一些看法。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彭健锋认为,能满足用户真实观看体验的电视才是好电视。无论是靠参数选电视,还是靠实际观感选电视,其核心目的还是为了满足使用需求。在他看来,参数和观感其实是用户在选择过程中都需要兼容考虑的项目,目前行业主流的单一参数对比,选购结果可能不够全面。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张素兵表示,影响电视核心参数画质的因素非常多,而参数评判只能帮助大家去选择一个大致的产品定位,例如是入门级产品还是高端产品。而真正能优中选优的方法就是,再基于观感去进行二次选择,这里他本人也解释了背后的原因,第一真实观感能让用户看到一些参数无法呈现的维度的效果;第二用户喜好并非千篇一律,真实观感更有助于个性化选择。

  盲测环节,在行业专家、专业媒体和达人嘉宾们的共同见证和投票下,ZOL票选出了四大维度中的单项得分王。其中卡萨帝M60电视作为国产高端电视新锐品牌的代表,获得了人像画质、老电影修复、投屏功能三项冠军,充分展示了产品实力。

  从真实观感的角度印证了好电视不应该唯参数论,基于强大的AI计算能力,凭借着先进的超感画质引擎,通过高算力NPU卡萨帝M60实现了片源人像主体的优化、分辨率的优化甚至是SDR到HDR的优化。让用户真正从观影的角度感受到内容源的提升,对于一个新品牌而言,也是基于AI技术实现了自身实力上的一次跨越。(嘉文)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广交会参展企业超3.2万家创历史新高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加载更多